美東時間10月23日晚間,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鑒于加拿大地方政府試圖借虛假宣傳來影響美國司法系統對關稅案件的審理,他決定終止與該國的所有貿易談判。
據悉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在上周發布了一則廣告,內容包括美前總統里根在1987年的一次電臺講話摘錄:“……關稅只在短時間內有效……傷害所有美國工人和消費者。”
該廣告隨后附加評論稱,“高關稅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外國報復,并引發激烈的貿易戰。”
23日當天早些時候,里根基金會在公開聲明中表示,該廣告歪曲了里根的原意,安大略省政府也沒有尋求獲得該文獻的授權,該基金正在考慮通過法律手段維權。
特朗普則認為加拿大方面的這一輿論攻勢意在影響美國最高法的決策。圍繞白宮關稅措施合法性的訴訟,美國最高法院即將于11月5日開始聽取辯論。
8月29日,華盛頓聯邦巡回上訴法院維持了國際貿易法院之前的裁決,認定特朗普政府援引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并未授予其實施“芬太尼關稅”和“對等關稅”的權力,其做法超越了職權范圍。隨后特朗普政府請求最高法盡快推翻該判決,否則“將給美國帶來災難”。

加拿大經濟高度依賴美國,超過四分之三的出口產品銷往該國。《美加墨自貿協定》更是加深了兩國的經濟一體化。3月4日,白宮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對等關稅措施正式生效。作為回應,人口最多的安大略等省下架美國品牌酒產品,民眾也開始自發抵制美國產品、取消前往美國的旅行。
此后白宮一直將針對加拿大的大部份商品關稅維持在近百年前的高水平(35%)。消息人士透露,加拿大總理卡尼和特朗普原本計劃本月底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簽署涉及鋼鐵、鋁和能源的貿易協議,卡尼將其視為建設性成果。
特朗普的態度反復橫跳,迫使加拿大決定在戰略上尋求重大改變,包括專注于貿易多元化、促進國內建設和投資,以及控制移民數量。
10月22日晚,卡尼在首都渥太華大學的演講中透露,政府將在兩周后公布的秋季預算中確立未來十年推動對非美市場的出口翻一番,增加對重大項目的投資,同時調整移民政策重點,使得移民水平與該國的現實需求和接納能力相匹配。
地廣人稀的加拿大長期以開放包容的移民政策而聞名,但在新冠疫情過后,以印度人為代表的新移民快速膨脹導致其房價居高不下、醫療資源高度緊張。面對公眾的民怨四起,特魯多政府在去年持續收緊移民政策,包括叫停“境內旅游簽轉工簽”項目。
有移民界分析指出,新政策可能包括降低永久居民配額,限制臨時居民數量和學習許可政策,修訂庇護法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