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婷
美國9月通脹全線低于預期,這意味著下周美聯儲大概率將實施今年第二次降息。
勞工統計局周五晚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漲幅雖然為今年2月來最高,但不及預期的3.1%;環比上漲0.3%,不及預期的0.4%,漲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剔除能源和食品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3%,環比上漲0.2%,漲幅均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
北京時間周六8:00左右,芝加哥商品交易所FedWatch數據顯示,10月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96.7%。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9月CPI數據略低于市場預期,尤其是核心CPI環比走弱,反映關稅影響仍較為有限,通脹壓力相對可控,政策焦點將讓位于就業下行風險。
凱投宏觀北美地區副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布朗對界面新聞表示,9月通脹數據為美聯儲再次降息亮起綠燈。

“9月核心CPI低于預期,這應會讓美聯儲對其下周降息的計劃感到更為安心。”布朗說,下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中支持降息的力量可能進一步壯大。
他指出,9月通脹低于預期主要是因為租金價格漲幅較弱,其中,占CPI籃子權重高達26%的業主等價租金(OER)環比僅上漲0.1%,主要居所租金微漲0.2%,均不及預期。另外,到目前為止,關稅對通脹的傳導效應整體仍不明顯,但9月再次出現多種潛在關稅影響商品價格上漲的跡象。比如,服裝價格環比上漲0.7%,新車價格上漲0.2%。不過,這些上漲部分被二手車價格和醫療護理商品價格下跌所抵消。
惠譽評級美國經濟研究主管奧盧·索諾拉也對界面新聞表示,9月CPI數據讓美聯儲松了一口氣,不會影響其10月可能連續第二次降息的計劃。
“關稅的傳導效應總體上仍然不明顯,市場焦點已完全轉向疲軟的勞動力市場。下周的降息將被定義為‘預防性降息’。”索諾拉說。
在9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上,美聯儲宣布下調基準聯邦基金利率區間25個基點至4.00%-4.25%,開啟了今年以來的首次降息。會后發布的利率路徑“點陣圖”中值顯示,今年年底前可能還有兩次降息,每次25個基點。
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當時將這次降息稱作是“風險管理式的降息”。他指出,非農就業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正在顯著降溫,因此,必須在政策上作出回應。
在10月14日的一場活動講話中,鮑威爾再次提到疲軟的勞動力市場。 “我們經歷過一個罕見的時期——崗位需求下降但失業率保持穩定,但這種情況可能已接近極限。”鮑威爾說,美國正處于“低招聘、低裁員”的階段,職位空缺的持續下降可能很快反映在失業率上。
受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影響,9月非農就業數據報告尚未發布。此前的數據顯示,8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2.2萬人,遠遜市場預期的8萬人,失業率環比上升0.1個百分點至4.3%,創2021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根據勞工統計局披露的修正值,本輪勞動力市場斷崖式下跌始于5月,當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僅1.9萬人,6月為流失1.3萬人,是2020年以來首次出現月度負值,7月為7.9萬人,但數據有待進一步修正。
另外,方正證券分析師燕翔在研報中表示,美國9月通脹邊際上行,暫未明顯升溫,一方面源于4月中旬以來特朗普關稅政策明顯調整,另一方面前期企業持續搶進口,目前或仍處于消耗庫存階段。但近期集裝箱等高頻數據明顯走弱,且2025年美國有效關稅稅率或超17%,意味著關稅對通脹的影響大概率“雖遲但到”。
Comerica Wealth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Eric Teal也表示,通脹目前仍在可控范圍內,關稅沖擊主要反映在低價位的進口消費品上,但其影響可能隨著時間的拉長而逐步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