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見習記者|張雨薇
國家電投三年前作出的一筆氫能投資,如今正以1元的底價轉讓。
山東產權交易中心近日公布的一則資產出售信息顯示,國家電投集團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下稱國電投內蒙古公司)以1元的底價,轉讓其合資公司內蒙古庫布其氫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庫布其氫肥公司)50%的股權。國電投內蒙古公司為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下稱國家電投)旗下全資子公司。
庫布其氫肥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注冊資本為10萬元,注冊地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獨貴塔拉北工業園區億利集團庫布其工業園區。
國電投內蒙古公司與億利潔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億利潔能)分別持有庫布其氫肥公司50%的股份。截至2024年末,庫布其氫肥公司總資產為1584萬元,總負債為1584萬元,凈資產為0。
億利潔能是億利資源集團(下稱億利集團)旗下實施光伏及氫能治沙業務的主體,于2000年在上交所上市。億利集團則創立于1988年,是一家誕生于內蒙古庫布其沙漠的環保行業民企,主要發展能源化工和沙漠生態兩大產業。

據界面新聞查詢,2022年4月,國家電投與億利集團簽署聯合開發新能源項目合作備忘錄,利用億利集團在光伏治沙產業綜合發展方面的優勢,國家電投在投資管理能力、技術水平和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的經驗優勢,探索“新能源+生態治理+電站空間綜合利用+消納產業鏈延伸”融合發展新模式。
國家電投與億利集團的合作,是較為典型的央企和地方龍頭民企的合作。
RystadEnergy氫能行業分析師崔藝告訴界面新聞,在氫能發展初期,民企作為氫能項目開發商存在一定困難,多數開發商以國資背景為主。
當年5月,億利潔能與國電投內蒙古公司合作開發內蒙古杭錦旗庫布其沙漠的EOD項目,即沙漠風光氫儲化一體化項目及鄉村振興項目。該項目可年制綠氫約9億標立方米,主要為億利潔能兩大園區供應綠氫,用于生產綠氨、綠肥、綠醇。
當年7月,國電投內蒙古公司和億利潔能合資的兩家公司,內蒙古庫布其綠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內蒙古庫布其氫肥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均分別各持股50%。
界面新聞查詢天眼查APP,內蒙古庫布其綠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已于今年1月7日注銷。
雙方合作的2022年,正值氫能投資熱潮高漲期。
當年3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聯合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 首次從頂層設計層面確立氫能的戰略新興能源地位。根據IT桔子統計的數據顯示,2015-2024中國氫能源行業投融資活躍度快速上漲。2022年中國氫能源行業投資金額達到88.46億元,為近年來最高值。
億利潔能最初在新能源方面以光伏為主,但2021年起營收出現下降,后將業務延伸至氫能。
億利潔能曾在年報中稱,2022年國家出臺的系列政策加快推動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同時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園區就近利用清潔能源,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開展“光伏+儲能”“光伏+氫能”等多種就地消納模式,為公司打造“光氫化零碳產業基地”戰略規劃迎來政策持續利好。
但氫能業務并未拯救該公司業績。其營收近年來連續下降,2024年營收降至32.98億元,較2018年的173.71億元已減少約八成。
2023年,該公司深陷虧損泥潭,并出現一系列財務風險。2024年5月,由于會計師事務所對億利潔能2023年度內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見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該公司被 “ST”。后由于股價連續低于1元,最終于2024年7月被退市并摘牌,轉入退市公司板塊。
今年9月,億利潔能還收到了內蒙古證監局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被指存在財務造假、關聯擔保、資金占用等導致的信息披露違法行為及欺詐發行債券行為。該公司、控股股東及29名相關責任人被處以3.75億元罰款,相關責任人員被采取市場禁入等措施。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今年,由于內蒙古聚鑫德煤業有限公司與億利潔能熱電分公司的訴訟案,億利潔能位于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獨貴塔拉北工業園區共約9萬平方米的土地被查封,其中包括庫布其氫肥公司等約十家公司的股權被凍結。
界面新聞撥打億利潔能投資者事務部電話詢問該合資公司目前的經營情況,對方拒接了采訪。
對于國家電投而言,低價轉讓庫布其氫肥公司股權,相當于剝離了一筆不良資產。
作為五大電力央企之一的國家電投,自2017年起開始踏足氫能。
當年,該公司在能源央企中率先成立首家氫能專業化二級單位——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國氫科技),主攻氫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
天眼查信息顯示,2021-2022年,國氫科技完成三輪融資,總額共計65.5億元,B輪融資過后,估值達到130億元,成為當時氫能行業估值最高的獨角獸企業。2024年11月,國氫科技能完成了C輪融資,具體融資額未披露。
今年4月,國氫科技完成上市保薦承銷機構遴選,正式沖刺IPO。
但當前氫能企業的盈利情況與市場熱度并不匹配。
以國內“氫能第一股”億華通(688339.SH/02402.HK)今年為例,其已深陷虧損多年。2020-2024年,該五年合計虧損超10.5億元。
今年上半年,億華通凈虧損1.63億元,虧損額持續擴大。其他幾大氫能上市公司重塑能源(02570.HK)、國富氫能(02582.HK)、國鴻氫能(09663.HK),也同樣處于虧損狀態。
今年以來,氫能企業股權轉讓呈現集中爆發態勢。
據高工咨詢旗下平臺高工氫電統計,今年至今,至少有超過18家氫能企業通過公開渠道出售股權。
高工氫電指出,原因之一是,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年,也是首批氫能示范城市群政策考核節點,考核的 “篩選效應” 正加速行業出清。
此外,氫能盈利模型遲遲跑不通,綠氫制備、儲運、加注全鏈條成本高企,下游需求不足,燃料電池車產銷連續低于預期。國家與地方補貼到位周期長,中小企業現金流斷裂,只能收縮陣營聚焦核心業務。疊加地方國有氫能資產調整,財務投資人到期退出等因素,均促使氫能項目股權被出售。
該機構稱,氫能行業正呈現“項目出清+國資整合+龍頭并購”的三重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