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欣媛
界面新聞編輯 | 姜妍
香港影壇又一片“綠葉”凋零。今日凌晨,中國香港地區資深藝人許紹雄因癌癥引發器官多重機能衰竭病逝,享年76歲,其好友黎芷珊代家屬向媒體公布了這一消息。
噩耗傳來,網友紛紛留言自發哀悼,惠英紅、楊千嬅、歐陽震華等藝人也紛紛發文追思,其干女兒佘詩曼在活動現場接受采訪時,提及許紹雄去世更是忍不住當場落淚。眾人哀悼的不止是一位傳奇影人的離去,更是對那個星光熠熠、盡皆癲狂的香港黃金時代的集體緬懷,隨著熟悉面孔的離去,那個時代正漸成追憶。
01 甘作綠葉
港劇有句經典臺詞,“做人呢,最要緊的就是開心。”這句話許紹雄常常掛在嘴邊。不論什么時候,許紹雄臉上總是掛著笑,一副憨態可掬、溫厚淳樸的樣子,只不過戲里戲外“笑”的深意全然不同。
2014年,許紹雄在港劇《使徒行者》中飾演“歡喜哥”——一個老謀深算、心狠手辣的笑面虎。劇中,他遇人遇事總是未語先笑,只是不過“笑”的背后有心機算計,也有凄然悔恨——面對喪子之痛,“歡喜哥”放聲大笑,但笑里盡是絕望。
裹挾了復雜人性的“歡喜哥”成了《使徒行者》中的人氣角色,編劇不得不在第二部復活了他。許紹雄沒想到這個角色如此大受歡迎,在微博上,網友稱他“歡喜哥”跟其互動,甚至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有觀眾遇到許紹雄,也會叫他“歡喜哥”。面對諸多的贊譽,許紹雄將一切歸功于監制文偉鴻。
在“歡喜哥”之前,許紹雄塑造過許多配角,彼時66歲的許紹雄,已經在演藝圈摸爬滾打了42年,但這是他第一次獲得大眾的關注,享受到聚光燈的注視。
1971年,許紹雄參加第一期無線電視藝人訓練班,正式進入演藝圈,開啟了他的“綠葉生涯”。先是在許氏兄弟的電影《鬼馬雙星》出演“小迷糊”一角,之后陸續出演《流氓皇帝》的阿龜、《射雕英雄傳》的朱聰、《倚天屠龍記》的韋一笑等角色。
曾經盛極一時的香港影視行業,最不缺的就是明星,身處其中的許紹雄身份總是模糊的:年輕時飾演小弟,歲數大了就演長輩,很多時候他出演的都是沒有具體名字的角色。
在演藝圈,這類演員被稱為“甘草演員”。“甘草”作為一味中藥,通常起到“調和諸藥”的作用,“甘草演員”往往也是如此,看似可有可無,卻總能在戲劇之中起到關鍵的粘合作用,使得整部作品更加圓融飽滿。
翻閱許紹雄履歷,《阿旺新傳》的水哥、《My盛Lady》的香善男、《新扎師妹》的方鐘sir……每一個角色都被他演繹得恰到好處,既不搶奪主角半分光彩,也接得住每一個轉折沖突。作為“甘草演員”,許紹雄一步一步開拓出了自己的空間。
1999年,許紹雄在電影《暗戰》出演的黃啟發一角獲得第19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這也是他距離香港地區電影最高榮譽最近的一次,無論獲獎與否,他都有機會借此攀登到更高的舞臺,但是他依然選擇回身到了“甘草演員”的身份之中。
媒體曾不止一次問過許紹雄是否想過演男主,每一次的回答都很干脆——沒想過。他自嘲懶散,也開玩笑身份低了壓力也就小了。“劇集受歡迎,我有份的,劇集不受歡迎,跟我無關,我又不是主角,又要日日開工,我不用。”豁達的背后蘊藏著一位老藝人對于演藝事業的透徹領悟。
02 往事隨風
在電影《澳門風云》里,許紹雄飾演的角色叫奔馳哥,或許這是導演王晶的有意安排,因為在港圈,許紹雄的外號就叫“Benz哥”。
這個外號來自于許紹雄的一件軼事:當年他開了一輛奔馳去參加活動,引得朋友們打趣他是“Benz雄”,后來這個外號也就傳開了。不過,這件事背后也能看出,不同于早期香港藝人家境貧寒,不得不學藝賺錢,許紹雄的家境情況要遠勝于其他人。后來訪談中,許紹雄也表示自己入讀訓練班,不過是想花五塊錢參觀一下電視臺的運作。
許紹雄的家境確實非同一般。其祖上是廣州名門西關許氏,祖先許拜庭是廣州四大鹽商之首;太公許應骙曾任閩浙總督,是慈禧太后的干兒子;姑婆許廣平是魯迅的妻子;叔公許崇智是粵系軍閥,曾參與創立黃埔軍校。
面對顯赫的家庭,許紹雄很少談及,“有什么好講的呢?比起他們,顯得我這么差啊,對他們真是失禮了。其實這么多年,我都不知道怎么講,也不記得怎么讓別人發現的了。”在他看來樹大有枯枝,族大有乞兒,他就是枯枝和乞兒,顯赫的家事與自己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許紹雄的性格里總是有種“無欲無求”的釋然,他既不貪心,也沒執念,謀生于最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名利場,他卻從未表露出一絲一毫爭搶功利的姿態。當被問到“想跟誰合作”、“會主動挑劇本嗎”這類的話題,許紹雄的態度總是有些“無所謂”,用既來之則安之的隨意淡然,消解了俗世執著的種種欲望。吳君如曾經評價他身上有著“一切盡收眼底”的通透。
這份通透,或許源自于他曾經歷的時代變遷。從經歷過麗的電視和無線電視之間的激烈競爭,見證演員在行業競爭中的被動弱勢,到完整經歷港劇和港影如何從璀璨逐漸隕落,見證香港藝人集體北上搵食。如此多的大風大浪,唯有通透才能保證在起伏的人生海海中順利落帆。
不過,即便擺出萬事隨緣的淡然態度,許紹雄始終在跟隨著行業前進,從未想過退休,“應該會演到死吧,因為沒想過退休的事情。”許紹雄的最后一條微博停留在半個月前,那時他還在為新劇《絕命法官》做宣傳。
03 時代的背影
已經數不清許紹雄是第幾個離開我們的香港老藝人,吳孟達、廖啟智、午馬……一張又一張熟悉的面孔離我們而去,而每一次噩耗傳來,都意味著那個璀璨的時代離我們更遠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以許紹雄為代表的配角演員,共同書寫了香港地區影視業的半部變遷史,他們合力承載起了一個時期觀眾對于港片港劇的全部想象——他們作為不可或缺的典型環境,形塑了許多觀眾對于港片港劇文化氛圍和生活方式的全部理解。
然而,這背后可能是終其一生都不能有一部主角作品,也可能是微薄的薪水,但是香港地區藝人傳承的職業精神,讓他們無論身在何處,始終耕耘在對于香港影視內容的建設之上,用實際行動來告訴觀眾,不要忘記港片和港劇。
許紹雄生前曾在一個視頻中說道:“先不要說有沒有來世,百年之后,塵歸塵,土歸土。沒有你也沒有我。我們勤勤懇懇,老老實實一世,帶不走一磚一瓦。人生苦短,所以吃你想吃的東西,看你喜歡看的風景,做你喜歡做的事,來日并不方長。有錢就把日子過好一點,沒錢就把心情調整好一點,日子一天天地就這樣過去,有一天你什么都會放下的。”
這段話或許正是他76年人生哲學的最佳注腳,他沒有攬下過多么耀眼的成就,也不曾主演過經典作品,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那個黃金時代永遠留存著他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