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肖芳
界面新聞編輯 | 文姝琪
雙11即將到來,不只是電商平臺和商家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作為協同辦公平臺的飛書也來湊熱鬧了。
據界面新聞了解,飛書多個工區近日都掛出了“飛書AI軍,備戰雙11”的橫幅,幫助電商客戶準備雙11大促成為了飛書近期運營的重點。
飛書高調“參戰”雙11,背后的邏輯并不難理解:提升其在電商行業的影響力,并爭奪電商行業客戶。在飛書舉辦的雙11媒體溝通會上,飛書市場經理王屹煊表達了明確的判斷:電商將是中國首個真正被AI深度變革的行業。
這個判斷一方面來自客戶在飛書平臺使用AI產品和工具的行為分析。根據統計,今年年初大模型爆發之后,電商領域客戶是飛書平臺最為積極進行AI實踐的群體。
另一方面來自飛書團隊在電商從業者中的調研。王屹煊對界面新聞表示,今年電商商家普遍反應的問題是行業同質化愈發嚴重,只要商家把一件商品賣爆,第二天就會有大量商家開始賣相同的商品。一些商家為了擺脫同質化的泥潭,不惜以季度維度開新品、以日維度上新品;同時,還有一些商家希望獲得比同行更高的執行效率,并以此獲得增量。

電商代運營公司獨唱團創始人遲帥向界面新聞解釋了其在實際業務運營中面臨的降本增效痛點。他表示,獨唱團代運營了一些短保質期的食品(15天左右),如果商品到消費者手中時保質期不足5天,就屬于臨期商品,運營團隊面臨非常大的補倉和清倉痛點。“如果一個物料應該下30單,實際下了80單,就會影響到公司4-6個月的現金流。”
面對電商商家這些需求痛點,飛書今年把電商商家作為重點拓展的領域之一,并把多維表格作為吸引電商商家的核心工具。在產品設計上,商家在多維表格中“新建列”即可直接調用AI工具。
這背后有多方面的考量:一方面,電商從業者中,懂技術的人員占比并不高,零代碼工具能夠降低使用門檻;另一方面,大多數AI工具和業務工具均為獨立產品,在協同過程中存在割裂的問題,飛書發現了這一痛點,選擇把AI嵌入商家的使用的業務工具中,讓他們無需改變原有工作方式即可實現AI提效。
事實上,很多商家使用飛書的成本要高于使用其他協同辦公平臺的成本。這背后所反映的是,企業客戶對協同平臺需求的變化,也意味著各個協同辦公平臺競爭風向的變化。相比于幾年前,企業客戶對協同辦公的需求不再局限于IM、考勤、OA流程等基礎的功能,而是需要更加深入業務場景,給業務帶來收益。
作為協同辦公領域的后來者,飛書錯過疫情期間居家辦公帶來的增長紅利。但界面新聞從一位飛書內部人士處了解到,飛書CEO謝欣去年的判斷是,AI帶來的機會更為巨大,生產力工具在未來十年將發生巨變。而根據AI時代的要求對產品進行優化和調整,是飛書可以發揮的優勢。
在飛書利用AI改造產品獲得全新競爭優勢的同時,釘釘、企業微信等協同辦公平臺在今年也開始了AI化變革。其中,釘釘更為激進,其多維表產品不僅面向電商行業推出超過100個實用模板,并且全部免費開放給客戶使用。
業內疑問是,當其他協同辦公平臺以及淘寶、抖音等電商平臺補齊AI能力之后,飛書還能否保持住自己在AI產品能力方面的優勢?
王屹煊對界面新聞表示,飛書多維表格希望通過非標定制化和全域管理來保持競爭優勢。大部分平臺提供的工具往往是標準化的,而飛書多維表格允許商家將自己獨特的、非標的業務邏輯,低成本地構建成專屬的系統。很多商家都是全平臺經營,飛書多維表格的產品能力能夠實現跨平臺的綜合數據分析,尤其是老板最關心的實時純利率、配件搭配率等非標數據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