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網友反映稱,打開寶寶巴士旗下一款“寶寶巴士兒歌”APP后,開屏時跳轉到低俗擦邊直播等不適合兒童觀看的第三方廣告。此事引發大量關注。
10月29日,寶寶巴士相關負責人對澎湃新聞回應稱,出現在APP上的問題廣告是第三方平臺接入廣告,此次事件嚴重影響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對此表示致歉。
寶寶巴士表示,針對此次廣告事件暴露出的漏洞與不足,公司立即進行整改與優化:第一時間下線了相應平臺上的所有廣告,并及時與平臺溝通,完善廣告主的審核和屏蔽機制;針對廣告平臺無法監控的廣告主,寶寶巴士自行研發了廣告強制攔截功能,對其實施強制攔截。
這不是寶寶巴士APP第一次遭遇指控。2023年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曾通報46款APP(SDK)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其中,涉及的教育類APP就包括寶寶巴士品牌旗下兩款產,分別是“寶寶日常安全”和“寶寶玩數字”。通報稱,應用開發平臺上的APP信息明示不到位。
寶寶巴士成立于2009年6月,注冊資本3.6億元,法人代表為公司創始人唐光宇。其主要股東包括平潭忠永投資合伙企業(普通合伙)、福州市倉山區明強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蘇州睿古極因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等。該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唐光宇。
該品牌主要為兒童提供免費的啟蒙數字內容,產品包括“好聽”(國學故事)、“好看”(兒歌動畫)、“好玩”(互動APP)等系列,已發布超過200款APP、4500多集兒歌動畫、16000多期國學故事等。其旗下有“超級寶貝JoJo”、“奇奇”、“妙妙”、“猴子警長”等IP形象。

寶寶巴士曾計劃在創業板上市,但因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于2022年被深交所中止發行上市審核。
招股書顯示,2021年1-6月,寶寶巴士營收3.95億元,凈利潤1.33億元。2018-2020年度,寶寶巴士的營收分別為2.54億、5.26億和6.4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11億、2.67億和2.61億元。
寶寶巴士的收入來源主要是通過將APP接入廣告聯盟客戶,還包括將音頻視頻授權給第三方網絡音視頻媒體,少量的兒童啟蒙衍生品(玩具、書籍等)以及用戶付費下載或訂閱。
招股書顯示,2020年,寶寶巴士APP合作推廣收入、音視頻授權分成收入、其他收入分別為4.978億元、1.3億元、2075.57萬元,占比分別為76.76%、20.04%、3.2%。
招股書還顯示,寶寶巴士前五大廣告客戶分別為百度、谷歌、騰訊、北京萬裕久鑫科技有限公司(花生頭條APP母公司)、字節跳動。2018-2020年,來自前五大客戶的總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89.39%、90.29%、8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