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召開三季度有色金屬行業重點企業運行情況分析座談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常委、副會長陳學森表示,要堅定發展信心,維護行業良好生態,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國信期貨研報稱,稀土被稱為“工業維生素”,是元素周期表中鈧、釔、鑭等17種化學元素的總稱,廣泛應用于新能源、半導體、軍工等多個高端制造領域。鵬元資信研報稱,對于我國稀土產業鏈公司來講,其中作為已經完成供給側改革的我國稀土行業上游企業,未來將保持較為強勁的成本優勢和盈利水平,而中游冶煉企業及偏下游的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則需關注政策實施落地對其出口造成的潛在影響。
近期,六氟磷酸鋰和電解液價格迎來快速上漲。中原證券指出,截至10月27日,電解液價格達2.55萬元/噸,較10月初上漲25.62%;六氟磷酸鋰價格達9.80萬元/噸,漲幅高達63.33%。此輪價格上漲主要由六氟磷酸鋰供需短期失衡所致,部分企業因長期虧損而減少供給,疊加儲能與動力電池需求持續高增長,導致產業鏈出現階段性供不應求。展望后市,短期內價格或仍有上行空間,需密切關注鋰電池需求增速及產能釋放節奏。
海外方面,剛果(金)調整出口政策,2026 - 2027年出口配額僅為2024年產量的48%,疊加庫存去化,鈷價從年初17萬元/噸漲至41萬元/噸,漲幅140%。 印尼強化鎳供給控制,成效顯著,還嘗試復制管控經驗到其他礦產。澳大利亞限制稀土出口,推進項目建設,設立關鍵礦產基金。
廣發證券認為,“十五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并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氫能和核聚變能等未來產業。政策對新質生產力的持續支持有望推動相關材料領域技術突破和產業化提速,為化工行業高端化、綠色化轉型提供長期驅動力。同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破除“內卷式競爭”的導向,或將優化行業競爭格局,助力具備創新能力的龍頭企業提升市場份額。
稀有金屬作為現代高新技術和國防軍工產業的關鍵支撐材料,其戰略地位日益凸顯。招商證券指出,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先進戰斗力建設”與“建設航天強國”,將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深海科技等新域新質作戰力量發展,相關領域對高性能稀有金屬材料的需求有望持續提升,特別是在衛星制造、火箭發動機、深海探測裝備中的應用前景廣闊。
場內ETF方面,截至2025年10月29日午間收盤,中證稀有金屬主題指數強勢上漲2.52%,稀有金屬ETF(159608)上漲2.69%。成分股中鎢高新10cm漲停,盛新鋰能上漲7.36%,金鉬股份、川能動力等個股跟漲。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59.91%,其中西部超導上漲7.20%,鹽湖股份、贛鋒鋰業漲近4%,洛陽鉬業、華友鈷業等跟漲。
Wind數據顯示,該指數第一大權重行業為有色金屬,行業權重占比近80%,其中鋰含量超15%,覆蓋億緯鋰能、贛鋒鋰業等龍頭股。
規模方面,稀有金屬ETF近1月規模增長3.31億元,實現顯著增長。資金流入方面,拉長時間看,稀有金屬ETF近14個交易日內,合計“吸金”2.54億元。
稀有金屬ETF(159608),緊密跟蹤中證稀有金屬主題指數,中證稀有金屬主題指數選取不超過50家業務涉及稀有金屬采礦、冶煉和加工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稀有金屬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場外聯接(A:019874;C:019875),一鍵布局稀有金屬產業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