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孟寶樂
回顧整個10月,素來低調內斂的濟南,接連迎來城市發展的高光時刻。
10月13日,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發布我國首份《城市綜合發展指數報告(2025年)》,濟南以80.3分的綜合得分,強勢躋身全國前五,一度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
熱度未消,重磅再至。10月24日,中國旅游研究院在鄭州發布《中國國際旅游影響力躍升15城》報告,濟南再度上榜。這一次,濟南與重慶、杭州等傳統旅游名城并肩,成為吸引全球目光的“國際旅游新勢力”。
短短十余天,兩度躋身國家級權威榜單,濟南在中國城市日益激烈的競爭格局中,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躍升,成為名副其實的“新晉頂流”。
那么,這一次,濟南何以脫穎而出,站上全球文旅舞臺?
政策破局,打通國際旅游的“任督二脈”
濟南的國際“虹吸力”究竟有多強?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2025年上半年,濟南邊檢機關累計查驗出入境人員37.9萬人次,其中外國籍人員6.8萬人次,同比增長17.55%。
更令人矚目的是,濟南口岸免簽入境外籍旅客近22670人次,同比增長408%。
這組躍動的數字,見證著濟南從“區域旅游城市”向“國際旅游目的地”的蝶變,也詮釋著這座千年古城在國際旅游版圖上的強勢崛起。
事實上,國際旅游的競爭,首先是便利度的競爭。濟南深諳此道,以系統性政策創新,打通了入境游的“最后一公里”"。
濟南過境免簽政策的升級,成為吸引國際游客的首個突破口。自2024年12月濟南遙墻國際機場成為240小時過境免簽口岸以來,濟南將停留期限延長至10天,允許外籍旅客跨省旅行,并提供轉機免費住宿。配合升級的“外國人入境卡自助填報終端”,實現了“即到即檢”的高效通關體驗。
支付環境的無縫對接,解決了境外游客的核心痛點。如今在濟南,銀聯山東分公司推出“外卡內用”專項優惠,104家文旅單位已安裝外卡POS機293臺,布設外幣兌換點19個,覆蓋商場、景區、餐廳等重點文旅消費場所。
此外,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聯合海關等部門創新“智慧旅檢”服務,通過智能一體機“一站式”采集進境旅客信息,提升商旅進境便利度。
聯合市場監管等部門建設全國首個信用監管數據開放專區,向支付寶、微信支付和銀聯等支付平臺一站式開放數據,解決小微商戶信用卡收款問題。
濟南國際機場提供多語種服務,支持主流國際銀行卡取現、外幣自助兌換及景區預約咨詢。
獎勵政策的“真金白銀”,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2025年,濟南發布《濟南市入境旅游獎勵辦法》,針對旅行社和文旅企業,設立入境游客總量獎勵、入境旅游包機獎勵、境外市場開拓獎勵。
這一系列精準發力、環環相扣的政策創新,共同為濟南構筑起強大的國際旅游“磁場”,吸引著全球游客紛至沓來。
文化賦能,從“泉水符號”到“世界語言”
縱觀全球成功旅游城市,無不擁有獨特的文化標識。對濟南而言,泉水既是天賦資源,更是文化IP創新的起點。
“一年四季·泉在濟南”城市IP的打造,成功破解了旅游季節性的難題。面對“旺季擠破頭,淡季沒人來”的行業困境,濟南通過“泉在濟南過五一”“享金秋”“過大年”等系列主題活動,變“季節游”為“全年游”。
2025年中秋國慶期間,濟南精心打造“泉在濟南享金秋”系列活動,推出五大主題500余項精彩內容,涵蓋生態觀光、文化體驗、農業豐收、體育賽事等多個領域。
數據顯示,雙節期間全市納入監測的30家景區累計接待游客403.47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3294.20萬元。
文創產業的從有到優,讓濟南文化實現了創造性轉化。2025年7月,“泉錦鯉”IP形象在山東博物館正式亮相,讓趵突泉的胖錦鯉成為濟南的城市代言人。8月啟動的“泉在濟南2025文創設計大賽”,面向全球征集優秀作品,推動文創產品從“小產品”走向“大產業”。
更值得關注的是,濟南成立了文化創意產業創新聯合體,匯聚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高校專家,以及深圳景之藍、前海手繪等知名企業,打破單打獨斗,邁向集群發。
文化產品的國際化表達,讓濟南故事成為世界語言。10月開放的鵲華中新園作為全國首個中新合作溫室花園探游館,將新加坡魚尾獅與濟南泉水、黃河元素巧妙相融,14米高室內瀑布與4000平方米熱帶綠植營造出“雙城共鳴”的獨特場景,國慶三天客流近10萬人次。
即將運營的“如夢令”宋詞主題演藝樂園,以李清照在濟生活為敘事主線,通過“文化+科技+藝術”的沉浸式演藝,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
傳播創新,從“等待被發現”到“主動被看見”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國際旅游舞臺上,濟南一改往日的低調,主動出擊,構建了一套立體化、精準化、國際化的傳播體系。
海外落地的濟南聲音,讓世界直接感受泉城魅力。從去年11月在法國巴黎舉辦的“機遇中國 ‘泉’在濟南”泉水文化展,到今年在法國雷恩市、英國巴斯市、韓國水原市等海外友城舉辦的“好客山東 泉在濟南”系列推介活動,2025年上半年,濟南在海外舉辦文化交流活動達17場。這些活動不僅展示了濟南的泉水文化,更搭建起國際交流的橋梁。
數字傳播的聲量引爆,讓濟南成為社交媒體上的高頻詞。濟南國際傳播中心策劃推出的《Z世代黃河文化之旅》《泉城筆記》等70余部雙語視頻,通過海外平臺廣泛傳播;噴涌的趵突泉、亮燈的超然樓、誘人的把子肉,成為吸引外國游客的視覺名片。
2025年國慶期間,央視《2025中秋詩會·月映泉城》播出,超然樓、大明湖、明水古城等場景入鏡,相關話題引發全網熱議。“與輝同行”走進明水古城、靈巖寺等景區,單場創造超千萬次瀏覽量,形成海內外傳播熱潮。
精準營銷的流量轉化,讓線上聲量持續轉化為線下客流。“這一站,濟南”主題推廣活動中,500余家文旅商家通過抖音直播、短視頻推介,累計瀏覽量超7000萬次,帶動綜合消費過億元。濟南市文旅部門還策劃了涵蓋泉水、登山、文博等十大主題38條國際旅游線路,讓更多優質目的地“被看見”。
值得一提的是,普通游客成為濟南文化的自發傳播者。澳大利亞與尼泊爾網紅夫婦通過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入境,身著漢服游覽趵突泉、泛舟大明湖的視頻在社交平臺廣泛傳播,這種從“觀光打卡”到“文化體驗”的轉變,正是濟南文旅國際化的關鍵突破。
此次入選“國際旅游15強”,對濟南而言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這座有著四千多年文明史的城市,正以更加開放、自信的姿態,向世界展示其獨特的魅力。
當世界各地的游客帶著對泉水文化的向往而來,帶著對濟南魅力的認同而歸,這座千年古城正在國際旅游的版圖上,劃下屬于自己的濃墨重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