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香妝協會產業研究中心數據,2023年行業規模已突破萬億,2024年達到10738.22億,并且還在持續增長。
2025年10月28日,在上海舉辦的“美創賦能·營在靜安大咖聊營商(2025)之美創靜界營商環境主題活動”上,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姚永斌發表了主題演講。在演講中,他強調,中國香妝規模數據和趨勢都被低估,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他提到,“在統計數據中,美容院等線下渠道以及部分線上渠道如唯品會未被納入統計,因此實際行業規模更高。盡管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化妝品零售額同比下滑1.1%,但這并不意味著行業整體下滑,因為該數據僅統計了規模以上企業,且存在企業規模變化導致的對比差異,事實上行業一直保持增長態勢。此外,私域渠道、醫美行業等也未被納入此統計范圍。”
線上銷售的增長印證了這一判斷,中國美妝線上銷售占比已達65%,成為電商第一大類目。姚永斌指出,與歐美市場香水消費較多不同,中國消費者將57.5%的消費投向護膚品(歐美護膚品消費約占40%),及27.6%投向了個人護理品類,這一“剛需+高頻”的結構特征,為企業優化產品矩陣提供了明確方向。
在他看來,根據香妝產業的“十五五”規劃,中國將成為世界化妝品智能制造大國,科技研發中心,原料智造中心,品牌智造中心,工業設計、創意設計、文化創意中心,包裝包材智造中心,全球消費中心,以及標準、政策、產業研究中心,各項指標在2026年至2030年期間都將達到較高占比,并在2035年進一步提升。

其中,在全國建設“八大中心”中,上海將扮演重要角色。
他認為,上海靜安有望成為全球美妝總部中心,上海本身則是中國化妝品產業的科技創新中心。他指出,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已達全球第一,人均消費接近700元人民幣。未來,隨著高端美妝企業總部不斷布局上海,上海將成為全球的美妝品牌總部基地。
作為香妝行業近年來的熱點領域,醫研安全性受到了各界的關注。面對消費者對“安全+有效”的雙重剛需,姚永斌提出,醫研企深度協同是破解產業痛點的關鍵模式之一。
他強調,消費者對美妝產品的需求不僅僅是外觀上的改善,更關注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醫研企共創模式能夠滿足這些需求,因為醫院和研究機構在標準和合規方面比小微企業更加重視,能夠為產品提供科學依據和專業驗證。這種模式的核心邏輯是市場需求的驅動,消費者對安全、有效、合規的產品有強烈需求,同時品牌通過科學傳播和專業驗證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高的情緒價值,增強品牌忠誠度。
在“醫研企三位一體”聯動模式下,醫院機構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聚焦皮膚生理學、活性成分作用機理等基礎研究,為產業提供“源頭創新”支撐。這種合作能夠確保產品從基礎研究階段就具備科學性和安全性??蒲性核c美妝企業的合作,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的產品配方和生產工藝,縮短研發周期,降低轉化成本。
姚永斌表示,醫研企共創模式能夠形成“1+1+1>3”的協同效應,醫院機構提供專業的皮膚科學洞察和臨床驗證能力,確保產品的安全性;科研院所攻克基礎研究難題,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確保產品的有效性;美妝企業負責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并進行市場推廣,確保產品的商業成功。這種模式不僅能夠提升產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還能夠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和認可。
姚永斌認為,科技創新至關重要,生物科技、綠色發展以及現代產業經濟構建都與全會公告緊密相連,產業將發生深刻變化。
他預估,國內消費仍有近15%的增長空間,國產化妝品占比預計未來將達到70%以上,國際品牌也會加快本土化步伐。
中國香妝的征途是世界。
姚永斌強調,行業已具備出海底氣,“2024年中國化妝品出口額達512億,同比增長11.9%,海外需求持續升溫。當前,上海已有企業通過收購海外品牌等方式探索全球化路徑,成為本土品牌 ‘走出去’的樣板?!?/p>
他建議,跨境電商是中國化妝品品牌出海的重要渠道之一,Tiktok社交平臺等新興渠道也為品牌出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機會。通過這些渠道,中國化妝品品牌能夠更好地滿足海外消費者的需求,提升品牌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
然而,他也提醒企業,品牌出海需超越“產品輸出”的單一維度,更要傳遞文化價值,“企業需要在產品創新、品牌建設、渠道拓展和市場推廣等方面進行全面布局,以提升中國化妝品品牌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