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10月28日舉辦的“美創賦能·營在靜安”大寧功能區營商環境推介活動上,一場圍繞“美妝健康產業發展與投資趨勢”的圓桌對話,揭開了中國美妝產業在消費升級與科技革命交匯點上的野心與焦慮。
科研機構負責人、國際品牌代表、資本方與行業平臺共同描繪了一幅產業轉型的圖景:從“流量驅動”走向“科研深耕”,從“本土內卷”邁向“全球競合”。
上海市皮膚病醫院皮膚與化妝品研究室常務副主任談益妹指出,當前美妝行業正面臨三大新需求:醫美術后適用、妝食同源產品、精準功效機理驗證。她透露,其團隊近期翻譯出版的《功效護膚品與臨床應用》一書,構建了“問題—機理—成分—機制—臨床驗證”的科學邏輯,將“循證醫學路徑”引入美妝研發體系。
對于美妝健康產業,投資邏輯正在發生改變。
凱輝基金管理合伙人段蘭春指出,近幾年市場化機構對美妝行業的投資較為謹慎,而凱輝基金依然選擇逆勢深耕,每年都有穩定出手案例。其與歐萊雅、靜安區政府聯合發起的美妝基金,聚焦投資國內具有創新力與成長潛力的美妝創業企業。

她分享了凱輝的投資策略:創業者需要具備深刻的市場洞察力和消費者理解力;同時保持持續的學習能力與開放心態,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持續進化;此外,還要始終以產品為核心,構建貫穿研發、供應鏈、市場與營銷等全鏈條的系統化組織能力,并以長期主義的信念推動品牌成長。
“AI與生物技術正成為行業底層的重要變量,”段蘭春分析指出,AI加速了新成分發現與個性化護膚方案的落地,而中國也正在逐步成為全球生物醫藥技術創新的關鍵高地,未來,美妝領域將涌現出更多令人期待的技術突破與產品創新。
“這些都是我們基金非常關注和期待的方向,我們也希望能夠通過與歐萊雅及靜安共同成立的美妝基金,推動中國美妝行業的底層技術創新,共同發掘和支持更多具有創新精神與長期潛力的優秀創業企業,讓更多優質項目在靜安落地生根。”段蘭春表示。
美妝品牌要想突圍,技術壁壘與場景創新成為關鍵。
栢特薇集團MISTINE蜜絲婷(中國)品牌及業務拓展總監何寶芳分享了其“熱帶科學美妝”的定位策略。該品牌來自泰國,在防曬的同時,還要防水防汗防暈染以及持妝。通過與諾貝爾獎得主合作開發生物防曬技術,蜜絲婷不停在配方和成分上下功夫,將高端科研落地在產品之中。該配方還獲得了泰國政府認證,不會對珊瑚造成損害。
“科研要落地到消費者的痛點上,我們很謹慎地做了很多消費者深度調研。”何寶芳表示,此外,還要全方位考慮消費者在不同場景的需求。通過調研和場景創新,品牌鎖定兩大細分賽道:養膚型防曬與精華級底妝。
CBE中國美容博覽會執行主席桑瑩則指出,中國美妝企業正從“單點突破”轉向“綜合能力比拼”。她透露,今年CBE亞洲系列展會服務超1萬家企業,其中僅中國原料創新企業,就超過150家。一些營收30-40億以上的頭部企業開始通過全品類布局和高中低價格段布局來完善產品矩陣。
段蘭春坦言,與歐萊雅近500億歐元的全球營收相比,中國本土美妝企業的成長空間仍十分廣闊——首家百億級美妝企業今年才剛剛出現。“如果站在這個角度看,中國美妝行業的全球化征程才剛剛開始,接下來才是長期品牌價值與全球競爭力的考驗。”
本次“美創賦能”活動背后,是靜安區打造美妝健康產業高地的系統性謀劃,通過“政府+醫療科研機構+企業”合作模式,構建“研發-轉化-市場”全鏈條生態,吸引高端、科技、美妝健康等前沿領域、追求高效成長的團隊和企業,加速規劃形成千億級美妝健康產業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