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宋佳楠
10月31日晚,據媒體晚點LatePost報道,淘寶閃購計劃推出連鎖便利品牌“淘寶便利店”,定位為24小時線上營業,商品涵蓋百貨、零食、酒水、3C數碼、母嬰、美妝等多個品類。該便利店庫存保有單位(SKU)達1萬個量級,豐富程度接近半個沃爾瑪的水平。
界面新聞就此向淘寶方面求證,截至發稿暫未有所回應。
事實上,這并非阿里首次涉足便利店相關領域。早在2016年初,淘寶就以加盟結合控制供應鏈的模式,啟動了“淘寶到家”服務項目“淘寶便利店”,以手機淘寶首頁為流量入口,為周邊三公里范圍內的消費者提供一小時送達服務。
然而,由于社區店商品選擇有限、配送成本高昂等問題,該項目于2016年11月開始改造升級,并在2017年5月正式更名為“淘鮮達”,主要聚焦于生鮮、百貨品類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公開資料顯示,“淘鮮達”采用輕量級云店改造與數字化系統接入兩種合作模式,截至2020年底曾接入超過50家零售商、2500家線下門店。
當時面對京東到家和美團閃購的競爭,“淘鮮達”在阿里內部與餓了么、天貓超市形成業務協同與資源競爭。2021年7月同城零售事業群組織架構調整后,“淘鮮達”被劃歸阿里本地生活業務板塊統一管理。2023年5月,淘鮮達并入淘寶買菜。

此次重啟“淘寶便利店”項目,與當下激烈的即時零售市場競爭息息相關。
近年來,即時零售發展迅猛,今年全行業外賣訂單一度沖高至一天超2億單,帶動各品類高速增長。美團自2018年成立閃購事業部以來,加速探索平臺零售,與第三方合作打造閃電倉模式;餓了么、京東也在小時達、全渠道等即時零售領域發力已久。在此情形下,淘寶閃購的“淘寶便利店”,旨在進一步爭奪即時零售市場份額。
目前淘寶閃購、京東秒送、美團閃購的業務邊界正不斷靠攏,三者都強調為用戶提供短時間內的商品配送服務,且品類愈加豐富。例如在大眾印象中主攻外賣的美團,近日便將觸角延伸至淘寶的優勢地帶——服裝、美妝等領域。
10月29日,美團閃購宣布將聯合上萬個品牌建設“品牌官旗閃電倉”,品牌可通過入駐“官旗閃電倉”在美團閃購開設官方旗艦店,入駐品牌包括珀萊雅、JBL、自然堂等。此前還有七匹狼、斯凱奇等近20家服飾品牌入駐美團閃購。
而淘寶便利店雖同樣借助商家資源,但更強調品牌授權與平臺背書。晚點LatePost提到,淘寶閃購不會自行開店或控貨,而是以品牌授權形式,為符合條件的商家提供淘寶平臺支持,涵蓋流量、選品、供應鏈、配送等方面。
淘寶閃購正式加入即時零售大戰是在今年4月底。淘寶天貓旗下即時零售業務“小時達”升級為“淘寶閃購”,并在淘寶APP首頁以一級流量入口展示。
10月,據第一財經援引菜鳥內部人士消息,菜鳥供應鏈將參與淘寶閃購業務,為其提供“小時達”服務。目前,菜鳥已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的部分區域開展服務,并計劃向更多重點城市拓展,服務類目預計覆蓋3C數碼、服飾服裝、美妝個護、食品等。
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CEO蔣凡曾預計,未來3年內,閃購和即時零售將為阿里帶來1萬億元的交易增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