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據中國外交部網站發布的例行記者會信息,當天法新社記者提到中國在本收獲季首次從美國購買大豆,這也是自9月份大豆自美國進口為零后中國首次購買。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回應,中方在有關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具體的問題需向中方的主管部門進行詢問。
按照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說法,在本輪中美經貿磋商中,美方將稀土、芬太尼和大豆列為美國的三大關切。
該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則表示,中方已同意在截至1月份的本種植季購買1200萬噸美國大豆,還承諾在未來三年每年購買2500萬噸大豆,東南亞其他國家已同意再購買1900萬噸美國大豆。
而中國商務部網站在周四發布的信息顯示,中美雙方已經就擴大農產品貿易等問題達成了共識,但未具體提到大豆。
據新華社報道,此前隨著收獲季迫近,美國豆農受到越來越嚴重的沖擊。

大豆協會主席凱萊布·拉格蘭在8月19日致信特朗普,稱該國大豆種植戶正面臨極大財務壓力,敦促對方在美中貿易談判時優先考慮大豆議題。
拉格蘭寫到,大豆價格繼續下跌,同時農戶的生產投入和設備成本大幅上漲,豆農無法撐過與最大客戶長時期的貿易糾紛。
美國大豆協會代表全美30個大豆生產州30余萬種植者利益,以游說政府制定產業政策、開拓國際市場為核心職能。
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里,該協會就已多次發表聲明反對對中國加征關稅,強調中國作為最大出口市場的重要性。協會持續敦促政府與中國達成協議,避免市場份額被巴西替代。
協會的政府事務負責人休斯頓直言,沒有一個市場能與中國相提并論。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進口了約1.05億噸大豆,其中2213萬噸大豆進口自美國。相比之下,美國大豆的第二大市場墨西哥的采購量不到600萬噸。
除關稅政策帶來的國際需求低迷,美國豆農還面臨氣候災害、成本飆升等巨大挑戰。
與此同時,自2018年以來中國積極向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國家尋求農產品來源多樣化。
其中巴西全國谷物出口商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是巴西大豆主要出口目的地國,今年截至目前,巴西79.9%的大豆出口至中國;9月份有650萬噸大豆出口至中國,占當月出口總量的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