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三季度,光伏產業鏈價格有所上漲,前四大組件商虧損額明顯收縮,但帶來的增益并未體現在晶澳科技(002459.SZ)的業績上。
界面新聞統計了四家頭部組件三季度業績時發現,晶澳科技是四大組件龍頭中,唯一當季凈虧損額增加的企業。
今年前三季度,晶澳科技分別凈虧損16.38億元、9.42億元、9.73億元。
11月4日,晶澳科技就業績情況回應界面新聞稱,三季度光伏行業仍處底部運行期,上游價格傳導滯后,組件價格持續處于歷史低位,營收規模受到抑制。
“公司推進高質量訂單策略,建立訂單毛利紅線機制,但成本控制仍面臨挑戰,致毛利率難以快速轉正,盈利空間被擠壓,業績改善受限。”該公司稱。

晶澳科技同時表示,其毛利率在三季度呈進一步優化態勢,雖未轉正但延續了年內毛利率持續改善趨勢。
去年,晶澳科技業績也曾在龍頭企業中一反常態。去年三季度,在光伏龍頭多處于虧損狀態時,該公司單季賺了3.9億元,大幅超市場預期。
不過當年四季度,因資產減值損失,晶澳科技業績出現了巨額虧損,單季虧損41.7億元。
從其他各項財務指標看,晶澳科技1-9月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暴增1916.16%,達到46.95億元。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增加,通常表明企業在主營業務中實現了更多的現金流入。
該公司解釋稱,這主要因光伏競爭加劇,組件價格及出貨量下降導致銷售收款、采購材料相關支出、支付職工的現金支出及保證金支出減少綜合所致。
前三季度,晶澳科技電池組件出貨量51.96 GW,其中組件海外出貨量占比49.78%。
四大組件龍頭中,隆基綠能(601012.SH)前三季度及三季度單季的凈虧損額,均為最低。
其中,三季度隆基綠能凈虧損額降至8.34億元,環比減少了26.45%,同比減少約32%。
該公司在財報中提及,期內主要產品單位制造成本、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較快下降。
今年前三季度,隆基綠能實現硅片對外銷量38.15 GW,電池組件對外銷量63.43 GW,其BC組件同期累計銷量達到14.48 GW。
界面新聞自隆基綠能了解到,其目前BC二代組件轉換效率為24.8%,良率在97%以上,其推出的HIBC組件量產效率為25.9%。
今年前9個月,隆基綠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實現由負轉正,達到18.19億元,去年同期為-83.67億元。同時,該公司目前擁有513億元的貨幣資金儲備。
晶科能源(688223.SH)從去年末起連續四個季度虧損,不過跟隨行業情況,三季度也迎來一定的改善。
前三季度,晶科能源營收為479.86億元,歸母凈虧損39.2億元,環比減虧5.08億元,是四家龍頭企業中環比減虧金額最多的企業。其毛利率實現由負轉正,環比提升4.77個百分點。
晶科能源對界面新聞稱,業績變化得益于行業投標價格理性回升,其高功率組件出貨帶動交付均價環比有所提升以及中東、美國等高價值市場的高溢價訂單交付增加。
現金流層面,晶科能源經營性現金流較上半年的-38.12億元,收窄至-13.41億元。
晶科能源當前已落地超20 GW高功率產能。該公司表示,年底有望實現40-50 GW先進產能布局。其提供的數據顯示,新一代組件產品Tiger Neo3.0可獲10%左右溢價。
今年前三季度,晶科能源組件出貨量為61.85 GW。這意味著,前三季度晶科的出貨王寶座暫時讓給了隆基綠能。
天合光能(688599.SH)是四家龍頭企業中虧損最多的,其營業收入499.7億元,同比下滑20.87%;凈虧損42.01億元。
其中,三季度凈虧損12.83億元,相較于二季度虧損額少了3.15億元。
與其他組件商不同的點在于,天合光能在儲能業務上正在持續發力。業績公布同日,其公告了子公司天合儲能與歐洲區域客戶簽訂超過1 GWh儲能產品的銷售合同。
今年9月,天合儲能宣布與中國、拉美及亞太市場的三家客戶簽署三份儲能產品銷售合同,總規模達2.48 GWh,其中包括海外首個GWh級別構網型項目。
2025年,天合光能的儲能業務出貨目標超過8 GWh,海外市場占比約六成。
三季度財報中,天合的合同負債從去年底的21.84億元攀升至36.8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