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華住集團在其成立二十周年之際,正式發布全新品牌“全季大觀”,并召開了2025華住伙伴大會。大會上,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強調華住始終看好中國經濟,提出“中國酒店業供給側改革”的戰略思路,并分享了華住未來發展的藍圖。
“全季大觀”定位中高端市場,旨在滿足對住宿體驗和文化氛圍有更高要求的消費者需求。華住將“全季大觀”闡釋為一次從“酒店”到“生活方式”的升維。該品牌會承襲全季酒店的成熟基礎,以“大觀”格局,融東方美學于旅居場景之中,向消費者傳遞“始于旅程,歸于生活”的理念。
全季大觀的發布標志著華住在品牌多元化方面將進一步深化。華住未來將通過“全季大觀”打破傳統酒店界限,將其打造為一種更具文化氣息和生活方式感的住宿體驗,滿足新一代消費者對高端、個性化住宿的需求。
據了解,華住目前已形成覆蓋從國民經濟型到高端品牌的全方位矩陣,涵蓋了中國消費者對于酒店的不同市場需求。“全季大觀”作為華住品牌矩陣中的重要一環,將強化其在中高端市場的布局,提升在細分市場的競爭力。
通過品牌層次化布局,華住當前不僅覆蓋一線城市,還在探索二三線城市及縣域市場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季琦在大會中提出,中國酒店行業正在經歷一場供給側改革,尤其是在縣域市場和低線城市。
行業數據顯示,超2000萬間的中國酒店總客房數盡管位居全球第一,但其中客房超40間的僅占25%,遠低于美國和歐盟;行業連鎖化率僅40%,三線城市25%,四線及以下城市僅占14%,“小散弱、同質化”問題突出。

大而不強的行業現狀,為酒店業提供了多種改革機會。季琦認為:當前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疊加期。首先,存量市場壓力增大,推動資產回歸投資本質,這為理性投資創造了條件;其次,加盟和品牌正在推動供給側深度變革,加盟投資成為行業浪潮;再者,AI技術推動新一輪客戶體驗和運營效率提升;而強大的制造業基礎可以提供優質、高性價比的供應鏈;縣域市場潛力巨大,通縮和新常態則使得加盟酒店重置成本降低。
這些機遇正在重構酒店業的投資邏輯。季琦提出全新的兩個“三好”投資標準體系:在投資端要把握“好位置、好租金、好產品”,在產品端要注重“好品牌、好物業、好品質”。這一完整的價值評估體系,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決策框架。

此外,季琦還首次提出了中國酒店業“三個市場”的概念。從地域維度看,中國市場呈現出鮮明的梯度特征:發達市場(1線、強2線城市)、省城市場(2線城市)和縣域市場(3、4線城市)各具特色。數據顯示,縣域市場的連鎖化率不足,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發展空間巨大。與此同時,這些市場的基礎設施正在快速完善,消費升級趨勢明顯,為酒店投資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從消費能力維度分析,奢侈消費、中產消費和平價消費三個市場并行發展。其中,中等收入群體已超過4億人,他們對于品質生活的追求推動著酒店業的高質量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出行成為人們最大的加法和增量,新一代消費者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他們不僅關注住宿的基本功能,更注重體驗感和審美價值。
從年齡結構維度觀察,青年市場(18-35歲)、中壯年市場(36-59歲)和銀發族市場(60歲+)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消費特征。季琦談到:“特別是年輕一代消費者,他們在富足環境中成長,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開闊的國際視野,對酒店產品有著更高的審美要求。這種代際變化正在深刻改變酒店業的競爭格局。”

華住從經濟型酒店起步,經過二十年發展,已經成為全球酒店行業的頭部玩家。季琦表示,未來華住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進一步擴大其在全球酒店業的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