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婷婷
今年以來,王振華掌管的“新城系”動作不斷。
一邊是新城悅服務(01755.HK)停牌時間超過半年、年報和中報難產、核數師辭任、更換首席財務官、公司首席運營官被罷免等;一邊是新城發展(01030.HK)高調宣布轉型,成立數字資產研究院,并同時發布“新鏈”業務藍圖,旨在打通線上數字資產與線下實體商業。
近日,“新城系”物業上市平臺新城悅服務又發布公告,王振華之子王曉松辭任非執行董事,呂小平、陸忠明分別辭去非執行董事及提名委員會、審核委員會相關職務。
截至公告期末,新城悅服務董事會包括執行董事戚小明、吳倩倩,以及獨立非執行董事張燕、朱偉和姜旭之等五人。
值得一提的是,新城悅服務今年因“與關聯方資金往來”事件,持續引發監管層、投資市場及公眾的關注。直到9月30日,新城悅服務才披露了“新城系”內部資金往來的調查結果。

據界面新聞了解,王振華控股的“新城系”共有三家上市平臺,包括新城控股、新城悅服務和新城發展,其中王振華通過設立家族信托控股新城發展和新城悅,新城發展則持有新城控股67.2%的股權。
高管辭任,提升“整體獨立性”
與新城發展、新城控股高度關聯的高管辭任新城悅服務。
根據10月27日晚間新城悅服務發布公告,自10月27日起,王曉松辭任公司非執行董事;呂小平辭任非執行董事,并不再擔任提名委員會成員;陸忠明辭任非執行董事,并不再擔任審核委員會成員。
這三名高管中,王曉松為新城控股的董事長兼總裁;呂小平為新城控股董事、新城發展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而陸忠明擔任新城控股監事會主席,同時擔任新城發展執行董事兼副總裁兼財務負責人。
公開資料顯示,王曉松于1987年12月出生,江蘇常州人,畢業于南京大學環境科學專業,于2009年加入新城控股,從基層工程師逐步晉升。2019年因父親王振華涉案臨危受命接替董事長一職,并獲委任為新城悅服務非執行董事。
界面新聞了解到,另兩名高管也都是“新城系”老臣,跟隨王振華多年,兩人均于2018年4月獲委任為新城悅服務非執行董事。如陸忠明在“新城系”多家公司均有任職,時間已超10年。
隨著三位非執行董事的辭任,新城悅服務董事會也宣布了新的委員會組成變動:戚小明獲委任為提名委員會成員,姜旭之獲委任為審核委員會成員。
新城悅服務在公告中解釋,此次調整董事會組成有利于提升其整體獨立性及有效處理利益沖突。并且強調,集團的營運保持穩定且未受任何影響。
與此同時,公告中也表示,新城悅服務股份已于2025年4月1日(星期二)上午九時正起于聯交所暫停買賣,并將繼續暫停買賣至另行通知為止。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向界面新聞分析稱,聯交所復牌指引第二條即要求“證明管理層誠信不存在監管憂慮”。在此敏感節點,王曉松等其他新城系高管退出新城悅服務董事會,可以向監管及投資者傳遞、釋放“切割信號”,以降低公司復牌障礙。
截至目前,新城悅服務已停牌7個月。根據復牌指引,新城悅服務除了需要公布關聯資金往來的獨立調查報告外,還需要評估其對公司業務運營、財務狀況的影響,還有采取的適當補救行動。
并且,新城悅服務還需要公布上市規則要求的所有尚未公布的財務業績,包括去年的年報和今年中期的報告。此外,還有進行獨立的內部控制調查,證明其已制定充足的內部控制程序等。
柏文喜告訴界面新聞,新城悅服務停牌前市值僅24億港元,較高點時蒸發約200億港元;若公司能在剩余約11個月內完成全部復牌指引,則有望避免退市,但復牌后的估值修復將高度依賴其治理獨立性與業務“去地產化”進度。
70億違規資金迷局披露
此次董事會成員調整,與此前新城悅服務公布的關聯資金交易事件不無關系。
9月30日,新城悅服務發布公告稱,調查發現2023至2024年間公司與新城控股子公司上海悅崧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存在累計近70億元的資金往來。
同日,新城控股也發布《2024年年報更正公告》,將年報中“關聯方資金拆借”一欄的內容由“不適用”更正為“2023年和2024年,公司從關聯方新城悅服務借入18億元、51.7億元”。
時間拉回至今年上半年,3月19日,新城悅服務發布盈利預警,“經初步審閱,預期2024年公司擁有人應占凈虧損約7億元至9億元。”這是新城悅服務上市以來的最差業績。
4月1日,新城悅服務正式停牌。就在停牌前一天晚上,新城悅服務發布公告稱,2024年全年業績及年報無法按期披露。原本計劃于當天發布的年報,由于發現與關聯方之間的資金往來啟動了調查程序,需要核數師進行更多審核程序,導致年報延遲刊發。
至此,新城悅服務的“與關聯方資金往來”事件正式被推向臺前。在此之后,新城悅服務又經歷了CFO離職、核數師辭任、執行董事楊博被罷免等一系列風波。
5月27日,新城悅服務發布公告稱,應公司董事會及審核委員會建議,羅兵咸永道已辭任公司核數師,自5月26日起生效。新城悅服務與羅兵咸永道的矛盾關鍵正是核數師在審計中發現多筆未披露的關聯交易。同日,新城悅服務稱,因公司內部工作安排變動,公司首席財務官辭職,但該人士仍為公司雇員。
7月14日,新城悅服務委任了新的核數師,公司股票繼續暫停交易。
直到9月底,新城悅服務與關聯方資金往來的更多細節,才被披露出來:新城悅附屬公司的五個銀行賬戶曾向上海悅崧轉賬,2023年轉出18億元,2024年轉出51.7億元,累計69.7億元。
根據新城悅服務披露的調查報告顯示,這些資金由新城控股的一名管理人員和新城悅服務時任執行董事楊博策劃,并在新城悅服務的多名員工協助下進行。
具體操作方法是,楊博執行新城控股管理人員要求,指示財務管理中心總經理使用定制紙質審批單轉賬,規避SAP系統內部審批程序,并刪除相關銀行轉賬記錄。
新城悅服務表示,這些資金主要由新城控股用于償還到期債務及支付建筑合約款項,且控股股東王振華毫不知悉此事。
隨后,新城悅服務罷免了楊博所有職務,包括執行董事及首席運營官職務,并開除大部分涉事員工。
在業內看來,新城悅服務與關聯方展開的資金往來,很大程度源于新城控股的資金需求。近年來,房地產市場面臨深度調整,絕大部分民營房企都陷入資金困境,僅有少數幾家民營房企未“出險”,新城控股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新城控股近兩年不斷在公開市場融資,一方面的確顯示出公司的融資渠道順暢,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公司現金流緊張。
尤其是2025年,新城控股發行了2筆境內債,發行規模分別為10億元、9億元,票面利率分別為2.68%、3.29%。在這之后,新城控股還發行了高利率美元債,發行規模為3億美元,票面利率為11.88%。
不僅如此,這之后,新城控股境外子公司NEW METRO GLOBAL LIMITED又在境外發行了一筆總額1.6億美元的無抵押固定利率債券,票面利率11.88%。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新城控股合并口徑有息債務余額為 522.76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債務為135.5億元,一年期以上債務為387.26億元。
眼下,對于新城控股而言,還需要加快去庫存獲得現金流以緩解流動性壓力。新城控股前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43.71億元,同比下降33.34%,凈利潤9.74億元,同比下降33.05%。
對于城悅服務而言,目前最關鍵的則是如何實現復牌。接下來,新城悅服務不僅要完成財務數據披露的“補課”等任務,在一系列高管辭任后,其內控體系的重建同樣迫在眉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