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十年退燒后,國民型酒店的改造與革新正在不斷提速。
10月30日,華住集團在上海總部宣布旗下海友酒店品牌再更新。這一次,這款經歷過六代更新的下沉式定位酒店,完成了一次徹底的階段化轉身。華住集團CEO金輝直接抹去海友身上的“6.0研發”標簽,給了它一個新名字——全自助海友酒店1.0。
海友不是第二個漢庭。2012年,華住集團將“漢庭客棧”更名為海友酒店,正式進入北京市場。主打商務出行的國民酒店已有很多,出于差異化競爭考量,華住重新思考海友的定位,將目光放在了追求低價、且尚有市場缺口的年輕群體身上。然而海友后來名聲一直不如漢庭,及競品如家、尚客優響亮。
過去十多年,海友的門店的擴張速度不如華住預期。據鳳凰資訊報道,華住原計劃在2018年將自己手下這個下沉式“親兒子”擴張至全國1000家門店以上。然而截至今年8月,海友門店剛剛突破700家,加盟速度相對緩慢。
“海友酒店不是沒有走過彎路。”金輝說,第一個彎路是只面向年輕客戶,但海友客戶應該是更廣泛的國民市場。第二個彎路是為了節省成本把房間做小,降低了住客體驗。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海友酒店的客房面積分別經歷過8-10m2、12-15m2、15-18m2時代,在最新發布的全自助1.0版本中,部分客房面積已達20-22m2以上,對標中端線全季的住宿標準。
“花的少,睡得好。”海友終于越來越接近它的品牌標語了。
消費降級時代的生意經
旅行消費日趨理性。文旅部數據顯示,2025年十一“黃金周”國內出游人次創下新高,出游總花費同比提升,但人均旅游支出卻有所回落。一個具有象征性的現象是:部分旅客甚至選擇“住帳篷”“睡車里”,也拒絕為性價比失衡的酒店買單。
另一方面,不少企業差旅標準一降再降,從五年前的500元/晚,直至今天的300元/晚,部分小城市甚至只有200元/晚,“打工人”被迫完成酒店選擇階梯式降級。
想要爭奪更多的住客,就需要最大化提升“性價比”。然而,一味的提升房間標準與服務質量,就可能讓酒店面臨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放眼整個華住集團,今年上半年OCC(入住率)為81%。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為235元,同比去年同期分別下滑了1.6%及3.8%。
對于海友品牌而言,“全自助”概念的推出,并非是市場噱頭與顛覆性革新,而是一本如何最大化“降本增效”的生意經。
所謂“全自助”,指的是客人自助辦理入住、自助寄存行李、自助用餐、自助洗衣,整個住宿體驗過程中,采用自助式設施,盡量減少酒店人力成本的消耗。界面新聞記者實地探訪了即將開業的龍柏店,整個入住過程都由機器操作完成,刷身份證即可辦理。與此同時,人工服務仍然存在,每個設備上都設有“呼叫人工”按鍵,以備突發操作困難問題。
另外還可以發現,在這一條酒店品類線中,海友徹底摒棄了傳統的大堂概念。大堂面積不復存在,入門即為自助功能區,為客房面積做讓步。
華友品牌方面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全自助1.0版本的海友酒店,70間客房的日常運維僅需要7個員工,其中包括3位管家、3位保潔,和1位店長,人房比降至0.1。以已經開業的深圳寶安分店為例,自助化改革后的人力支出成本控制在13%以內,較行業平均下降7個百分點。
“注冊華住會會員,只要是入住的房客都可以享受免費洗衣和免費早餐。如果是單獨購買,洗衣機的使用是9.9元/次,自動售貨機里的早餐是10元/份”龍柏店管家向界面新聞記者介紹。
在設備維修方面,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海友與家電品牌海爾、美的合作,具有一定時長的維修保質期,目前在設備維護方面的支出成本低于1%。
“從海友6.0版本的400多家門店經驗出發,我們發現海友酒店的成本下降空間完全有可能再更進一步,所以才有了全自助概念,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海友品牌方面負責人向界面記者表示。
加盟難度也要“輕量化”
消費降級的同時,投資也正在降級。華住下沉市場方面的競爭對手——尚美數智集團,它的規模正在強勢增長,逐漸成為小城市經濟酒店“冠軍”。
憑借在縣域、三四線城市的強勢擴張,尚美數智今年6月單月簽約108家、日均3.6家。加盟投資門檻方面,尚客優60間客房投資標準約為360-400萬元,單房造價控制在6-8萬元。截至2025年8月,尚美數智旗下經濟型酒店尚客優的全國門店數量已達3858家(含籌建)。
海友酒店明年的目標還是“千店規模”。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海友這次在減輕加盟難度上,做足了功夫。“海友酒店這次的單房標準造價是5.71萬元,投資門檻是45間房起步,標準投資額在300萬元左右,回報周期約為2.5年。”海友酒店龍柏店管家向界面記者分享。
相較于全季酒店11.8萬元及漢庭酒店8萬元左右的單方標準造價,海友品牌現有的投資門檻迎來史無前例的歷史最低點。
界面記者還發現,得益于華住全集團體系的投資者沉淀,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多品牌投資人的復投現象。在龍柏路現場,一位已簽約的投資人介紹自己已經投資了華住集團旗下的三家酒店,除了海友,還有全季。
如果說尚美數智成功吸引了縣城輕資產投資人,那么華住集團則更有品牌聯動效應優勢,可以吸引資金雄厚的已有投資人配置新的“輕量化”酒店資產。
可以說,各大酒店集團在下沉市場的搶量手段,已進入持續性的白熱化趨勢。
人情味vs自助式
當洗衣機、早餐、前臺都變成9.9元和10秒的標準化動作時,酒店也成了城市中的一個睡眠便利倉。
在消費側,國民對于自助式酒店的接受度到底如何?
聞旅CEO周海濤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根據自己多年對于行業的觀察,酒店本身是一個需要“人情”的行業,服務人員在這個場域的存在依然重要。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很多時候,國民下沉酒店的品牌理念,都在打“人情牌”,為疲憊且經濟有限的游子提供一處溫暖的棲息之處。
尚客優在2024年初宣布品牌視覺煥新,將“小城·回家”作為核心情感主張,并向住客提供歡迎茶、離店水,還強化了大堂溫馨布置。另一側,如家也在10月新官宣煥新全國150+門店,更加強調“陪伴、品質、體驗”。
對于海友酒店而言,隨著“流程自助化、設備自助用”的推進,如何在降本增效外,用好精煉后的酒店管家人力來保持顧客的親切感受,可能會成為新階段值得持續優化的方向之一。
從海友部分已開業門店的營業數據表現來看,國民對于客房質量好的自助式酒店接受度不低。海友深圳寶安店開業3個月出租率保持100%,三季度綜合RevPAR 突破230元;合肥淮河路店今年至今出租率保持93% ,綜合RevPAR穩定在170元以上。
“從大趨勢來看,機器取代標準化的流程式工作,可以幫助酒店降低成本。但長遠來看,人機共存的模式大概率會更受歡迎。”周海濤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