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教育部印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6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對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進行部署,要求各地各有關高校推進特殊類型招生規范化建設,健全有效監督機制,牢牢守住安全平穩、公平公正底線。
《通知》中的特殊類型招生主要包括藝術類專業招生、高水平運動隊招生、保送生、綜合評價招生四類,其他特殊類型招生工作另文部署。
教育部明確,高校要結合本校特殊類型招生工作實際,制定本校教職工子女及其他親屬報考本校特殊類型招生項目的相關監管措施及工作規定,避免影響招生公平。要加強對考務工作人員的教育管理監督,開展經常性紀律教育和警示教育,加大對違規違紀問題的查處和曝光力度。要避免影響中學教育教學秩序,有關高校組織??紩r間不得早于2026年1月1日。
針對高校開展藝術類專業招生,《通知》明確要求開展特殊類型招生的相關高校及其內設學院(系、部等)、教職工不得組織、參與或自行開展相關考前輔導、應試培訓。要求高校嚴格落實考評人員回避制度、“黑名單”制度,以及考生、考場、評委隨機編排的“三隨機”工作機制,原則上邀請校外評委比例應達到一半以上,降低考生與評委勾連風險。將參與省級統考、??嫉脑u委全部納入專家庫進行統一使用管理。一旦發現評委存在可能影響考試招生公平公正行為,堅決嚴肅查處并納入“黑名單”,相關人員不得再承擔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荚u委工作。
針對高校開展高水平運動隊招生,《通知》要求高校要在奧運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項目范圍內,按照教育部評估確定的項目,根據本校運動隊建設規劃,合理確定運動隊招生項目和各項目招生計劃。高校運動隊年度招生計劃原則上控制在學校上一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1%以內。在錄取考生中,高考文化課成績不低于高校相關專業在生源省份錄取分數線下20分的考生,可錄取至對應的普通專業;其余考生限定錄取至體育學類專業。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提出,2026年,符合生源省份高考報名條件,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含)以上技術等級稱號者可報考相關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招生。2027年起,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含)以上技術等級稱號且近三年在體育總局、教育部規定的全國性比賽中獲得前八名者方可報考。在文化課方面,《通知》提出高校要按照本校發展定位和人才培養要求,合理確定本校高水平運動隊錄取考生文化課成績要求。部分“雙一流”建設高校對考生的高考文化課成績要求須達到生源省份普通類本科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其他高校對考生的高考文化課成績要求須達到生源省份普通類本科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80%。

針對高校保送生,《通知》明確,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成員、部分外國語中學推薦的優秀學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運動員等人員具備高校保送資格。高校可按照招生政策規定從上述人員中招收保送生,其中公安英烈子女按有關規定只能保送至公安類院校。
《通知》進一步明確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保送生原則上應錄取至與學生獲獎的學科競賽相對應的基礎學科專業,在學期間不允許轉專業。高校招收外國語中學推薦保送生要繼續加大向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所需語種專業及國家急需緊缺語種專業傾斜力度。除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外交學院可招收少量英語專業保送生外,其余高校均應安排除英語以外的小語種專業招收保送生,且相關學生入校后不得轉入小語種以外的專業。
為深化高考綜合改革,前期部分省份和高校開展了綜合評價招生試點,探索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考試招生模式。
針對2026年高校綜合評價招生,《通知》要求高校圍繞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安排相關急需緊缺專業以及高校優勢特色發展的“冷門絕學”、一流學科專業開展招生。有關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招生考試機構負責指導屬地內試點高校做好綜合評價招生工作,認真核定高校綜合評價招生工作辦法。要建立試點成效評估機制,對于選拔培養質量不高的試點高校,及時調整退出。
《通知》還要求,高校綜合評價招生要進一步強化考生報名、考試組織、試題命制、招生錄取等各環節、全流程規范管理。明確試點高校原則上在高考后組織開展考核測試,加強對學生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和思維品質的考查,淡化學科競賽導向。鼓勵有關高校結合專業人才培養要求,逐步提高高考文化課成績占比,優化對高考各科成績的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