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檢方在11月2日公布盧浮宮博物館搶劫案最新調查進展,目前共7名嫌犯被逮捕,其中4名男女已被正式起訴。
這幾名嫌疑人都是來自巴黎北部貧困郊區的社會底層人員,多數是慣犯,其中兩人曾因另外一起案件被定罪。
警方透露,在嫌疑人逃離時遺落的頭盔和手套上發現了DNA痕跡,這可能成為本案的首個重大突破。
綜合初步調查以及目擊者的說法,10月19日上午早高峰之際,兩名蒙面人利用新入口施工出現的監控和安防真空,從盧浮宮的塞納河一側利用自帶的大型升降設施從陽臺進入二樓,將阿波羅長廊王室珠寶專柜里的藏品劫走。
兩名劫匪在撤離期間還試圖焚毀所用的設備,還用角磨機威脅館內保安。嫌犯輕松逃出盧浮宮后,由等候在外的同伙用騎摩托車接走。
按照官方說法,8件失竊的國寶級文物涉及損失達88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7.2億元)。

整個作案過程僅持續7分鐘、嫌犯目標明確,暴露出法國博物館系統長期存在較大的安全漏洞,尤其是在安檢、保安人數配置、監控數量等方面。
10月22日9時起,盧浮宮重新向游客開放。兩名嫌疑人于25日晚上起陸續被捕。其中一人在巴黎戴高樂機場被捕,正準備登機飛往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兩人均為30多歲的男性、來自塞納-圣丹尼斯郊區,這里有法國最貧困的社區。
11月1日,一名38歲的女性嫌疑人被正式起訴,罪名是有組織團伙盜竊的從犯以及為實施犯罪而參與犯罪集團。檢方已要求對她繼續實行拘留。當天另一名嫌疑人也在被移送司法過程中。
與此同時,外界對該博物館安保工作的質疑聲四起。但文化部長達蒂起初宣稱,安全設施沒有失靈,該博物館的管理層也表示,6年前安裝的阿波羅長廊專柜在安全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
隨后達蒂收到的最新緊急行政調查報告指出,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盧浮宮遭到入侵和盜竊的風險被長期低估,主要體現在:對入侵安保設備不足;組織架構不適應當前形勢;安全協議已經過期。
達蒂承認,這是一次安全保障的失敗,并宣布將采取緊急措施,在年底前啟用防入侵系統。
在過去的15年里,盧浮宮原本近2000名全職員工被裁減了十分之一。工會表示,這與參觀人數激增形成了鮮明對比,他們根本離不開人工監控。
盧浮宮現有接待能力為每年400萬人次,但2023年實際接待量已近900萬。總統馬克龍在今年初下令啟動最高耗資達9.3億美元的擴建項目,預計2031年完工,屆時年接待能力將提升至1200萬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