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門:嚴厲打擊“黑救護”違法違規開展救護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11月3日消息,國家衛健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非法救護車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決定聯合開展為期1年的非法救護車專項整治工作,明確本次專項整治面向登記注冊為“救護”類的機動車輛,以及非法提供院前醫療急救和醫療照護轉運服務的非“救護”類車輛(即“黑救護”)。《通知》提出,嚴厲打擊未經登記注冊、不具備醫療救護資質的“黑救護”違法違規開展救護。堅決查處救護車亂收費和價格違法行為。嚴厲打擊救護車公車私用、違規使用警燈警報、未執行緊急任務時不按交通信號燈或交通標志行駛等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情形。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涉事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利用救護車或出租出借相關資質、牌照謀取不當利益,與“黑救護”等相互勾結、出賣患者信息謀利,為“黑救護”提供便利保護的,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有關單位或個人,相關問題線索移送紀檢監察或司法機關。
適用商場、寫字樓等,商用清潔機器人國標發布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1月3日消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發布《商用清潔機器人》國家標準,將于2026年5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適用范圍覆蓋商場、酒店、寫字樓、地下車庫等商用環境中使用的清潔機器人。考慮到商用清潔機器人使用環境差異大,難以用統一數值考核運動能力,標準將機器人運動性能拆解為額定速度、越障能力、脫困能力、制動性等9個獨立模塊,每個模塊均配套具體要求與檢測方法,通過模塊化考核,確保機器人能在復雜商用場景中高效、穩定完成清潔任務。標準明確商用清潔機器人需滿足電氣安全、機械安全、信息安全及電磁兼容性等方面要求,保障設備在正常運行過程中不引發安全事故。引入噪聲要求,規定機器人工作噪聲實測值不應大于86dB(A),改善用戶的使用體驗。
制止“三包一掛”,建設工程質量保護案例發布
據最高人民法院11月3日消息,最高法發布6件建設工程質量保護典型案例,向社會公開發布。本次發布的案例涉及化解工程質量僵局、工程質量責任主體認定、司法建議助力工程質量問題源頭治理等方面,充分體現了以下特點:一是貫徹“質量第一”理念。施工單位等承包人向建設單位等發包人交付質量合格的工程是其基本義務。二是壓實相關主體質量責任。工程建設是一項集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工作于一體的建造活動,相關責任單位應在各個環節對工程質量負責。三是促推質量問題前端治理。“三包一掛”(即違法發包、非法轉包、違法分包、掛靠施工)在建筑市場長期存在。建設工程由缺乏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施工,會影響建設工程質量安全。同時,工程層層轉手,工程款遭層層盤剝,導致工程款不能全部用于施工,致使“瘦身”鋼筋、問題水泥、偷工減料屢禁不止。工程每轉一手,質量就降一成。案例6是人民法院與行政主管部門合力懲治建筑領域違法現象,從源頭上制止“三包一掛”等違法行為的典型事例。

換補發出入境證件“全程網辦”試點城市增至50個
據國家移民管理局網站11月3日消息,國家移民管理局推出支持擴大開放服務高質量發展10項創新舉措,其中包括,增加廣東省5個口岸為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入境口岸。新增廣州琶洲客運港、橫琴、港珠澳大橋、中山港、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等5個毗鄰港澳口岸為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入境口岸。適用240小時過境免簽的入境口岸總數由60個增加至65個。擴大內地居民換發補發出入境證件“全程網辦”試點城市范圍。新增河北石家莊、廣西南寧等30個城市為試點城市,內地居民換發補發出入境證件“全程網辦”試點城市總數增加至50個。
教育部發文要求高校特殊類型招生嚴格報名資格審核
據教育部網站11月3日消息,教育部日前印發《關于做好2026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有關高校要認真落實特殊類型招生考生報名資格審核的主體責任,明晰相關類型人才選拔培養定位,科學確定本校報考條件、資格審核程序,會同各地嚴格審核考生的身份、學籍、省級統考、校考、高考報名等信息,不得降低報考條件,不得放寬資格審核標準。據介紹,通知中的特殊類型招生主要包括藝術類專業招生、高水平運動隊招生、保送生、綜合評價招生四類。根據通知要求,各地和有關高校要按照有關規定,嚴格命題、組考、評分、錄取等各環節的規范管理,提升考試組織的規范性、專業性。強化入場安檢和候考安排,采取有效技術手段和務實舉措,嚴防考生替考、攜帶作弊工具、實施考試舞弊等行為,切實維護考試公平公正。
農業農村部:秋糧收獲過九成,冬小麥播種過兩成半
據新華社消息,記者11月3日從農業農村部了解到,截至10月30日,全國秋糧收獲過九成,冬小麥播種過兩成半。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截至10月30日,全國秋糧收獲玉米、大豆九成半,中稻近九成,雙季晚稻過五成。分區域看,東北、西北進入掃尾階段,黃淮海、西南過九成,長江中下游八成半,華南過五成。全國冬小麥播種西北接近尾聲,黃淮海過兩成,長江中下游和西南一成半左右。冬油菜播種七成半。
規范執法行為,司法部發布《行政執法人員行為準則》
據司法部網站11月3日消息,司法部發布《行政執法人員行為準則》,旨在厘清行政執法人員權力邊界和行為邊界,重申行政執法人員禁止性行為和紀律要求,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準則》共10條,聚焦目前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行政執法突出問題,尤其是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明確的四類重點問題,從正面引導和負面禁令兩個方面逐條作了規定。《準則》明確,嚴禁第三方服務機構、輔助人員、網格員、臨時工等執法。嚴禁該查不查、有案不立、壓案不辦、超期辦案、拖延執行。嚴禁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嚴禁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嚴禁下達或變相下達罰沒指標。嚴禁截留、坐收坐支、私分或變相私分、占用、挪用所收取的費用或罰沒財物。嚴禁選擇性執法、任性執法。嚴禁機械適用行政裁量權基準。嚴禁過度執法、“一刀切”執法。
我國將擬訂《認證機構數字化管理技術指南》行業標準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11月3日消息,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印發《國家認監委關于提升認證機構數字化管理能力的指導意見(2025-2029年)》明確,于2025年擬訂《認證機構數字化管理技術指南》行業標準,指導全行業明確數字化管理的工作路徑和方向;計劃到2029年推動《認證機構數字化管理技術指南》行業標準得到全面落實和應用,30家以上的認證機構具備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充分運用數據分析、數據加工等數字化工具服務認證業務創新實踐,發揮數字化管理能力標桿作用。《意見》要求,強化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持續加大資源和要素的投入;在行政監管工作中直接采信認證機構的追溯數據,減少提供證明性資料;組織分享相關先進經驗和工作成果,引導全行業加速提升數字化管理水平。
李樂成:加快人形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研發應用
據黨建網微平臺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李樂成在《黨建》雜志發表署名文章《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介紹,完善政策體系,研究出臺“人工智能+制造”專項行動實施意見,部署重點行業、重點環節、重點領域智能化轉型任務,發布實施制造業企業人工智能應用指南。加快重點行業智能化轉型,制定制造業重點行業智能化轉型指引,常態化開展賦能“深度行”活動,搭建線上線下供需對接平臺,加快行業標桿解決方案和經驗推廣應用。推動制造業全流程智能化升級,推進人工智能技術深度嵌入生產制造核心環節,拓展智能輔助設計、虛擬仿真、故障預警等應用場景,全方位變革創新范式、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加速智能產品裝備迭代創新,推進AI手機、AI電腦等消費終端換代,加快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等新一代智能終端研發與應用。
前三季度國標下載超1700萬次,是去年同期10.9倍
據“市說新語”微信公眾號11月3日消息,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家標準下載量、在線閱讀量合計超4100萬次,比去年前三季度增加近900萬次。其中,國家標準下載量超1700萬次,是去年前三季度下載量的10.9倍。從受關注標準的數量看,今年前三季度國家標準在線閱讀量超過1萬次的標準數量為310項、超過1000次的標準數量為4134項,其中排名第一的國家標準是《危險化學品企業特殊作業安全規范》,在線閱讀量為99970次,接近10萬次。從標準覆蓋領域看,安全和健康領域的國家標準最受關注。從關注人群分布區域看,東部地區的廣東、江蘇、北京、浙江、山東、上海6個省市在線閱讀量和下載量均超過百萬次,廣東在線閱讀量超240萬次,位居在線閱讀量第一;北京下載量超180萬次,位居下載量第一。
前三季度海洋生產總值達7.9萬億元,同比增長5.6%
自然資源部11月3日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海洋經濟呈現穩中有進良好局面。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海洋生產總值7.9萬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全國批準用海用島面積26.2萬公頃,同比增長19.2%,項目涉及投資額6419億元。海洋原油、天然氣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0%、17.7%,海上風電新增并網容量同比增長42.1%。全國海洋水產品產量同比增長4.8%。海洋船舶新承接訂單量、完工量和手持訂單量繼續保持全球領先。海洋交通運輸業穩步發展,海洋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同比分別增長5.7%、6.2%,海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7%,其中出口額同比增長6.5%。海洋旅游業持續復蘇,增加值同比增長7.0%;郵輪旅游熱度不斷攀升,全國郵輪港口接待旅客205萬人次,同比增長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