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迅猛發展的當下,手機銀行和智能柜員機為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然而,對于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而言,這或許是一道難以跨越的“數字鴻溝”。郵儲銀行始終堅信,充滿溫度的服務不應被距離和條件所限制。
10月20日上午,一位年逾七旬的阿姨焦急地踏入郵儲銀行納溪支行網點。她的丈夫牟先生的銀行卡因連續輸入錯誤密碼而被鎖定,急需用錢卻無法取款。更讓人揪心的是,牟先生因腦癱長期臥床,無法行走,而阿姨年邁體弱,無法將丈夫帶到銀行網點辦理業務。面對這一現實難題,阿姨顯得既無助又慌亂。
“別急,阿姨,這項業務我們可以上門為您辦理!”在詳細了解情況后,網點工作人員安撫好阿姨,迅速啟動了針對特殊客群的“綠色通道”和上門服務流程。
次日,郵儲銀行納溪支行的工作人員按照約定時間,攜帶移動展業設備來到了牟先生家中。在確保業務合規、安全的前提下,工作人員在牟先生家中完成了身份核實、意愿確認等必要流程,成功為牟先生辦理了密碼重置業務。當業務辦理成功的那一刻,牟先生和阿姨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連聲道謝:“真是太感謝你們了,專門跑一趟,可算是解決了我們的大難題!”

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上門服務,更是郵儲銀行踐行“養老金融”理念、深度服務老年客群的生動縮影。
同樣的場景在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新樂鎮中心校35號住所再次上演。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無法親自前往銀行網點辦理業務,在受托人的申請下,郵儲銀行納溪支行營業部將便利與關懷送到了老人身邊。在上門為老人辦理業務的現場,工作人員全程細致周到:核對委托人及受托人身份信息、講解業務辦理流程、指導簽署相關文件,每一個環節都放慢語速、耐心解答,確保老人清晰了解每一項內容。從養老資金的存取、賬戶信息的核對,到相關業務的變更辦理,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完成各項操作,用專業高效的服務為老人解決了實際難題。
無需繁瑣的奔波,也沒有漫長的等待,金融服務的溫暖與便捷就這樣直達老人身邊。郵儲銀行納溪支行的上門服務,不僅解決了行動不便老人的燃眉之急,更彰顯了社會對老年群體的關愛與尊重,讓“老有所養、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在細微之處落地生根。未來,郵儲銀行納溪支行將持續聚焦老年群體的金融服務需求,不斷優化上門服務流程,將暖心服務延伸到更多有需要的老人身邊,用實際行動詮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感受到金融服務帶來的便利與關懷。
來源: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