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與社會發展格局深刻變革的當下,“可持續社會價值”已成為連接商業與社會、效率與責任、增長與共善的關鍵命題。
10月31日,由清華大學可持續社會價值研究院、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主辦,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支持,清華經管學院高管教育中心承辦的“可持續社會價值(SSV)學者項目”正式開班。來自全國各行業的63位學員齊聚一堂,共同開啟百戰歸來再讀書的學習旅程。
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可持續社會價值研究院院長楊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薛健,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副總裁、騰訊基金會候任秘書長肖黎明,清華大學可持續社會價值研究院執行院長、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程源,清華經管學院高管教育中心主任李靜等參加開班式。清華經管學院高管教育中心項目主任張娟主持開班式。

楊斌教授在致辭中首先感謝騰訊團隊為項目落地所作出的努力。他指出,SSV項目的誕生,凝聚了校企雙方多年的探索與信任,也回應了當下社會發展的核心命題——如何以可持續之名,構建商業與社會的共贏格局。
楊斌教授分享道,項目的價值不僅在于課程學習,更在于社群連接與身份認同。“進入清華,意味著獲得一份新的精神歸屬;成為學者,意味著終身堅守社會價值的信念。”他強調,SSV學者項目的意義在于構建一個持續共學、共創、共行的社群體系,讓理念生根、讓行動延續。“這一份身份,不僅是一段學習經歷,更是一生的價值坐標。”

薛健表示,清華經管學院始終以“創造知識、培育領袖、構建中國影響世界”為使命,SSV項目是學院在“雙碳”“共同富裕”等國家戰略背景下推出的重要創新舉措。學院將依托清華深厚的學術資源和實踐經驗,攜手騰訊共同為社會培育具有責任意識與創新精神的領軍人才。“希望同學們帶著信念來學習,帶著行動去實踐,讓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實現真正的共榮共生。”
肖黎明回顧了與清華大學從公益課程到研究項目的長期合作,強調“校企共建”的根基在于共同的理念——相信科技向善、行動共益,SSV項目也因此得以從構想到落地。他表示,SSV項目不僅是一次教育合作,更是一場行動的集結。自5月“可持續社會價值生態圈”成立以來,來自不同行業的企業與機構持續加入,共同推動理念共識與實踐創新的落地。“希望通過清華的課堂,匯聚更多有信念、有能力的行動者,共同構建開放的社會價值生態圈。”
作為學員代表,伊利集團可持續與社會價值副總裁喬璐分享了加入SSV項目的感受。她以自己的名字“有橋有路”比喻——橋代表鏈接,路象征行動,寄語同學們“搭建理解的橋梁,踏上共創的路途”。她表示,學者們將以實際行動回應“社會價值”的時代命題,讓可持續不止于理念,而成為企業文化與發展實踐的重要組成。
方迪:格林美全球ESG研究推廣總監
馬紅菊:河南通達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紅菊
SSV學者項目由清華經管學院高管教育中心落地執行,課程體系貫穿“理念—思維—行動”的成長路徑,融合清華學術底蘊與騰訊社會實踐,幫助學員以可持續思維洞察未來、以創新行動落地價值,在學習與共創中實現個人成長與社會進步的統一。同時,構建可持續發展生態圈,通過深入探討各方協同創新的著力點,凝聚和釋放企業及社會各界的向善力量,推動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有機融合,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