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宋佳楠
當地時間11月2日,知名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在其Power On時事通訊中透露,蘋果原計劃于2025年中在中國市場推出的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至今仍未兌現,且發布時間再次延期。古爾曼指出,Apple Intelligence整體研發過程面臨技術難題,包括工程問題與模型性能不佳等,而在中國的部署則更為復雜。
據古爾曼透露,蘋果曾計劃通過本地化合作推進項目,但目前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原定搭載該功能的iOS 26.1/26.2系統版本已陸續發布,卻未見AI功能落地。最新消息顯示,蘋果或將目標調整至iOS 26.4版本,擬配合新一代Siri同步推出,但內部對具體上線時間仍持保留態度。
蘋果方面最近一次提及Apple Intelligence入華是在10月18日。當時該公司CEO庫克現身上海,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5上海蘇河灣大會論壇中透露,Apple Intelligence目前正在努力進入中國市場。
而在去年10月,庫克在拜訪微博期間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提問,談及Apple Intelligence何時入華時也稱,“我們正在努力推進,這背后有一個非常具體的監管流程,我們需要走完這個流程,也希望盡快將它帶給中國消費者?!?/p>
Apple Intelligence是蘋果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技術,旨在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個性化的服務。不過,Apple Intelligence進入中國是與本土科技企業合作推出。今年5月時據古爾曼消息,蘋果AI有望在iOS 18.6系統中首次在中國大陸啟用部分功能,背后由阿里和百度提供技術支持。

具體來看,百度的文心一言大模型將作為國行版蘋果AI的核心云端智能引擎。與此同時,為確保AI內容符合國內法規,蘋果還將引入由阿里提供的審查機制,對AI生成內容進行本地合規審核。今年2月,阿里聯合創始人蔡崇信曾確認了雙方的合作關系。
自蘋果AI在海外上線以來,外界評價褒貶不一。在功能應用方面,其書寫工具可校對文本、重寫內容以及總結文本,在郵件、信息應用等場景較為實用;Siri經過改進,擁有了新的視覺效果、支持文本輸入請求以及維護對話上下文等功能。但也有用戶指出其存在不足,例如調用ChatGPT體驗不佳,基礎功能表現平平等。
對于蘋果AI的最新進展,庫克在2025財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蘋果在AI方面進展順利,新一代Siri仍計劃于2026年推出。庫克還提到,蘋果對人工智能領域的并購持開放態度,若認為某項并購能推動發展路線圖,會積極推進相關交易。
財報顯示,蘋果第四財季總營收為1024.66億美元,創同期歷史紀錄,較上年同期的949.30億美元增長8%;凈利潤達274.6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47.36億美元大幅增長86%。
不過,蘋果大中華區營收為144.9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50.33億美元下降3.6%,成為全球各區域中唯一營收下滑的市場,美洲、歐洲、日本及亞太其他地區均現增長。在第三財季,蘋果曾憑借降價措施,扭轉了大中華區營收連續7個季度下滑的頹勢。
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AI已成為消費者選擇新手機的考量因素之一。此次入華計劃的再次延期,可能會讓蘋果在與華為、小米等已在AI領域取得顯著進展的國產手機廠商競爭中,處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