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變革 向新而行”上海新聞界慶祝第26個中國記者節交流會于11月3日在上海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嘉鳴出席并講話。
趙嘉鳴說,這一年,很不平凡。上海報業集團、上海廣播電視臺兩大媒體集團的系統性變革從開局破題向縱深推進,引領風氣之先、收獲點贊無數,成效顯著、令人欣慰。這一年,也很不容易。無論身處臺前還是幕后,你們用腳步丈量這座城市的蓬勃發展,用真心記錄街頭巷尾的凡人微光,捍衛自己的新聞理想,也守望社會的公平正義,無愧于習近平總書記“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的殷殷囑托。“今天,我要以一個曾經做過27年記者的老兵身份,向每一位戰友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以下為講話全文:
歲聿云暮,秋實滿倉。去年與大家共慶記者節的場景還歷歷在目,轉眼又是一年。
這一年,很不平凡。上海報業集團、上海廣播電視臺兩大媒體集團的系統性變革從開局破題向縱深推進,引領風氣之先、收獲點贊無數,成效顯著、令人欣慰。
這一年,也很不容易。無論身處臺前還是幕后,你們用腳步丈量這座城市的蓬勃發展,用真心記錄街頭巷尾的凡人微光,捍衛自己的新聞理想,也守望社會的公平正義,無愧于習近平總書記“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的殷殷囑托。
今天,我要以一個曾經做過27年記者的老兵身份,向每一位戰友道一聲,“你們辛苦了”!也代表市委宣傳部向榮獲中國新聞獎、上海新聞獎的同事們致以衷心的祝賀,你們是上海新聞界的驕傲!
剛才,八組同事的分享,真摯動人。秋意漸涼,可大家的心卻是滾燙的。這一份滾燙的初心與堅守,都匯聚成一個共同的思考——什么才是好新聞,怎樣才算好記者?這個問題,我和大家一樣,都曾在采訪本上記錄過,在深夜里思考過,在新聞現場體悟過。借我們共同的節日,分享四句話,和大家共勉。
一、初心如磐,方能行穩致遠。剛才,解放日報吳桐和廣播電視臺陳硯青兩位同事分享了跟隨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劇組前往朝鮮平壤訪問演出的體會,讓我想起在那里留學工作的16年。那是我記者職業的起點,是一段很孤單很艱難卻又富于挑戰、也充滿樂趣的日子,是人生一段難以忘懷的歲月。特殊的國度、特殊的環境、特殊的身份,能夠支撐我們努力克服一切困難與挑戰的,是對新聞理想的初心與熱愛。
新聞之路,從非坦途。我們都很清楚,要走好這條路,一時的熱情與沖動恐難持久,需要的是扎根心底的信念——相信新聞的力量,相信真理的力量,相信手中的筆和鏡頭,一定能夠為黨立言、為人民發聲。只要這份初心還在,我們就能夠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不迷失、不缺位,就能夠讓理想之光在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
二、躬耕人民,方能妙手文章。今年是鄒韜奮先生誕辰130周年,他“永遠立于大眾立場”的赤誠之心,至今仍指引我們前行。好新聞,從來不是AI生成的冰冷模板,也不是道聽途說的倉促拼湊。那些能穿透算法、直抵人心,真正與時代共振的精品佳作,必然浸潤著生活的溫度和人民的心聲。
互聯網時代,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好新聞既要“刷得到、看得進”,更要“能互動、愿轉發”,在網絡空間長出傳播的“翅膀”。人民是城市的建設者,更是新聞的“源頭活水”,希望大家堅持到基層一線去、到廣闊天地中去,推出更多“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作品,讓凡人微光匯聚成現代都市的璀璨星河,充分彰顯上海這座人民城市的溫暖和力量。
三、破除我執,方能弄潮擊浪。過去一年多,我在各個場合談得最多的就是改革,尤其是媒體改革。回望變革的這一年,外界看到的,是我們關停并轉客戶端、壓減傳統頻道頻率的大刀闊斧,可唯有我們自己才真正懂得,這每一步取舍背后的陣痛與不舍,這每一次轉身中的堅守與抉擇。
邁出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第一步后,我們下一步怎么走,才能攜手完成上海市委和陳吉寧書記提出的“全力打造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新型主流媒體集團”的工作目標?關鍵還是在于“保持定力、破除我執”,在時代浪潮中精準把握“變與不變”的辯證之道。
“保持定力”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的高頻詞。對新聞人而言,保持定力就是堅守輿論引導的初心使命不動搖,就是秉持內容為王的專業信仰不褪色,就是錨定融合發展的前進方向不偏移。
何為“我執”?就是困于傳統媒體運營發展模式的路徑依賴,就是拘于多年辦報辦臺思維的固有定勢,就是怯于技術跨界突破的自我設限。從媒體深度融合到系統性變革,正是所謂“分開看皆是難題,整合看互為解法”——唯有立足全局觀大勢、跳出局部謀發展,方能洞悉“系統性”三字的深層意涵。
四、胸懷天下,方能道正聲遠。百年前,就是在上海,瞿秋白、鄒韜奮、夏衍等一批仁人志士,通過辦報做新聞,在暗夜中點亮思想火炬。身處上海這個中國看世界、世界看中國的窗口,你們正接續先輩的歷史使命,再次勇立時代的潮頭。從百年前的救亡圖存到今天的大國敘事,從先輩們的“以筆為戈”到今天的“以聲為橋”,我們這一代人有責任、也要有辦法向世界有效傳播一個立體真實、充滿希望的大上海,更要有國際視野和共情溝通來努力消除外部世界對于中國道路、中國治理的各種無知與偏見,充分彰顯當代中國和今日世界互利共贏、命運與共的崇高追求,真正做到“中國故事、上海精彩、全球皆知、世界共鳴”。
各位同事,當你們在新聞的戰場上沖鋒陷陣時,我和市委宣傳部是你們的堅強后盾。希望大家勇敢行動起來,果斷走出舒適區、主動挑戰“不可能”、多嘗試各種“沒做過”,你們會發現,其實海闊天空、一切皆有可能!市委宣傳部就是要為擔當者擔當、為改革者撐腰、為創新者喝彩,我們是戰友、我們始終在一起。
進博會即將開幕,你們中不少同事又要扛起鏡頭、拿起筆、馬不停蹄。一直在路上、一直在現場,這就是新聞人的無上榮光。愿“記者節的快樂”伴隨你們義無反顧、勇往直前!上海新聞人,永遠在路上;上海新聞人,永遠是年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