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據國務院國資委網站周一發布消息,11月3日至4日,第八屆中國企業論壇在北京舉行。國資委主任張玉卓在論壇上表示,因地制宜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努力開辟增長“第二曲線”,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拓展高質量發展的新藍海。
10月23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會議公報特別提到,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最近一段時間,國資委多次公開強調,加強國資在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布局。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9月17日上午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袁野在會上表示,將以高質量編制和實施“十五五”規劃為契機,立足國家所需、產業所趨、央企所能,持續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力度,不斷提升工作質效,加快打造一批引領未來競爭的新興支柱產業,進一步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國資委在中央企業“十五五”規劃工作座談會上再次強調,要聚焦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更好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要突出規劃產業導向,著眼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立足國家所需、產業所趨、央企所能,深入推進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10月24日,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要求,更好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和戰略支撐作用,推動更多國有資本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國資改革專家周麗莎對界面新聞表示,隨著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必須緊跟國家發展戰略,推動國有資本向新興產業集中。
周麗莎表示,通過加大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投資,可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都是國資央企重點投資的方向。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對界面新聞表示,中央企業作為服務國家戰略的“排頭兵”,要將國有資本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與完善中心城市服務功能相關的產業等領域中,以更好地發揮國有資本服務于建立創新型國家的戰略功能。
除了強調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在論壇上,張玉卓還提到,要推動深層次改革,深化思維更新、理念創新、機制革新,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企業治理的新機制;攜手推動互惠互利合作,找準自身優勢,杜絕內卷、專注主業、錯位發展,在技術、產業、人才等方面深化務實合作,加快形成有序競合、共贏發展的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