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杜萌 韓理
繼10月31日證監會和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了《公募業績比較基準操作細則》和《公募業績比較基準指引》兩份征求意見稿后,界面新聞記者獨家獲悉,業績比較基準要素庫和相關的指標解釋等文件已經下發到公募管理人。文件顯示,意見反饋時間截至11月29日。
具體來看,業績比較基準要素分為一類庫和二類庫,其中一類庫共有69個基準,二類庫有72個基準。從基準類型來看,一類庫和二類庫均分為寬基指數、行業主題類、策略指數三大類。
按照市場類型再次進行細分,一級庫和二級庫中,寬基指數分為境內跨市場、境內單市場及特定板塊、中國香港三個大類;行業主題類分為行業類、主題類兩大類;策略指數則分為成長、價值、紅利、ESG等四大類。
相比來看,一級庫的境內跨市場指數中,包含了中證全指、中證A50、中證A10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800、中證1000等核心寬基指數。而二級庫中的境內跨市場指數僅有中證中小盤700指數、中證2000指數、國證2000指數三個基準。
“現在來看,一類庫是市場表征性強、認可度高的業績比較基準要素,協會也鼓勵基金公司在開發主動權益產品時,優先選取一類庫。如果基金公司打算使用二類庫中的指數,那么需要在產品注冊時說明選擇二類庫的原因。”某公募產品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二類庫可以看做是一類庫的補充,產品部會優先選擇一類庫中的基準對現有的存量基金進行調整。

與此同時,協會還下發了《業績比較基準操作細則(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相關指標解釋、基準收益率計算及基準示例等內容的征求意見通知。具體來看,該文件主要解釋了基金業績的表現類指標(信息比率、跟蹤誤差、超額收益、卡瑪比率等)、權益基金(股票配置偏離的限額、基準覆蓋率、主動比率等)。
“這些指標主要是衡量主動權益基金的,比如基準覆蓋率、主動比率等指數,旨在考核主動基金投資組合與基準指數的偏離度,反映基金經理通過主動管理(如選股、擇時、行業配置)對基準的偏離幅度。未來,主動權益基金的超額收益或將成為基金最重要評價指標。”今日下午,銀河證券的基金研究中心召開的溝通會議,詳細解釋了相關指標。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公布的二類基準要素庫中,并沒有對債券基金、跨境QDII等產品的相關基準。
對于剛剛下發的要素庫和相關指標的說明文件,多家公募正在火速研讀學習。同時,也有一些公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公布業績比較基準對目前大多數主動權益基金都是好事,避免了基金‘開盲盒’,防范基金風格漂移,可以較大程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某頭部公募市場部人士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籌備專門的產品、合規等人員組成一個新的部門,專門對基金的業績偏離度進行監控和考核,對基金投資行為進行穩定性的評價,防范基金的業績偏離度太大。
“如果一只主動權益基金是行業均衡類或者輪動類的,那么應該怎么選基準呢?”有公募基金經理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目前公布的要素內只有寬基指數和特定板塊的指數,作為擅長全行業均衡配置的基金經理,他正在苦惱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指數作為主要的業績比較基準。
“投資是一門藝術,如果每只基金都要嚴格按照業績比較基準來操作,并將誤差控制在一定的幅度,那么主動投資就將逐漸ETF化。主動投資也喪失了自己的魅力。”也有公募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每家基金公司可能也要對業績的偏離有一定的容忍度,如果過分強調和業績比較基準的相符,那么市場可能會出現集體的踏空。”
北京某公募基金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我們今天上午剛收到文件,暫時還沒有具體動作,但是合規、投研和產品部門會根據文件內容開會討論,先內部摸排。但是在正式稿落地之前不會有具體的動作。”
上海一位公募人士告訴界面新聞,在收到文件后,公司合規部門已經在組織進行了學習,目前仍有部分操作點不是很明確,估計會反饋一些意見。“目前讓投研在評估,哪些產品屬于需要調整業績基準的范疇,同時看風格類的產品按新規,業績比較基準對照哪些指數比較好”,該人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