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范易成
界面新聞編輯 | 莊鍵
11月1日,隨著泰州隊以4:3擊敗南通隊奪冠,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蘇超”)正式落幕。這項火爆出圈的業余賽事取得了遠超預期的成功,不僅刷新了多項觀賽紀錄,為江蘇各地文旅消費注入了強勁的動力,更成為了全國賽事經濟的新樣板。
“蘇超”雖已結束,但其溢出效應還在延續。11月4日,江蘇省政府召開《關于加快發展賽事經濟提振體育休閑消費的意見》新聞發布會(以下簡稱《意見》),江蘇省體育局副局長張海濤表示,江蘇未來將豐富高質量體育賽事供給,繼續辦好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不斷放大聯賽溢出效應,加強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整合,推出更多“賽事+文旅”,“賽事+消費”等多元場景,推動賽事流量不斷轉化為消費增量。
《意見》并非只是“蘇超”經驗的總結,而是從賽事供給、消費激發、產業融合、要素支撐等多個維度為江蘇體育產業未來的高質量發展繪制了一張清晰的路線圖。
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向界面新聞分析稱,《意見》重點聚焦從供給側破解當前產業發展短板,例如加大精準匹配居民需求的賽事活動供給,特別是經濟帶動能力更強的區域聯賽的供給。
在支持體育產業資源方面,《意見》明確了要發掘城市各類“金角銀邊”,嵌入式建設運動場地設施,引導社會力量依法依規改造舊廠房、倉庫、老舊商業設施等;金融支撐方面,《意見》以問題為導向提出了多項強有力的舉措,比如省財政可以綜合運用財政獎補、貸款貼息等政策工具來支持重大賽事舉辦。

王裕雄認為,雖然中國體育產業整體規模逐年增長,但“蘇超”的高熱度體現出高質量競賽表演產品供給依舊不足。而本次《意見》則恰恰把“豐富高質量體育賽事供給”放在了最重要的開篇。
《意見》提到,要持續辦好全省城市足球聯賽,優化聯賽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統籌商務開發,推進聯賽專業化、品牌化建設,打造足球運動健康發展、文旅體商融合發展、人文經濟互促發展的綜合性頂流賽事品牌。支持因地制宜舉辦地區、行業、校際間的足球賽事,精心辦好“省長杯”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國際中體聯足球世界杯。
放大城市足球聯賽效應,支持各級體育協會等主體,按市場化規則組織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比賽,讓各類運動百花齊放,滿足群眾多元化參賽觀賽需求也列入《意見》。該文件還提出,引進培育高端體育賽事。比如世界箭聯射箭世界杯、世界田聯路跑錦標賽、中國羽毛球公開賽等國內外賽事。
上海大學體育學院院長劉兵此前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指出,“蘇超”并非單純的體育活動,而是精心設計的區域經濟聯動發展引擎,其核心價值在于通過賽事打破文化、地域、消費壁壘,以“城市品牌”提升區域凝聚力,帶動多產業協同發展。
抖音生活服務發布《2025“蘇超”數據報告》顯示,5月10日至10月20日,抖音“蘇超”相關內容累計播放370億次。賽事期間,江蘇全省抖音團購訂單量同比增長24%,銷售額同比增長68%。
平臺發起“跟著蘇超游江蘇”活動,聯合各地官方、商家、明星達人打造多城看球打卡吃喝玩樂新體驗,激發線下生意,豐富用戶觀賽生活。7月16日至9月14日,活動帶動江蘇消費超135億元,同比增長49%。
如何借鑒“蘇超”經驗,在更大范圍激發體育賽事消費潛力?《意見》指出,要拓展賽事消費場景。支持在體育場館、體育公園、運動營地等打造一批沉浸式體育賽事消費場景,延伸打造集觀賽、美食、市集、互動娛樂于一體的“第二現場”。
要推進體育賽事進景區、進公園、進街區、進商圈,舉辦“跟著賽事去旅行”“跟著賽事品美食”等主題活動。支持各地舉辦體育消費節、體育嘉年華等促消費活動,打造“特色賽事+蘇新消費”聯動特色品牌。支持開設體育用品首店,舉辦首發、首秀活動,增加夜間體育培訓、體育展演等供給。此外,還要鼓勵各地放大票根經濟效應,推出體育消費券、消費滿減、積分獎勵兌換等優惠措施。探索打包票務、住宿、交通、餐飲以及特色文旅項目,推出文體旅套餐。
在要素支撐方面,《意見》注重發揮市場力量來破解場地、資金、人才等發展瓶頸,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支持金融機構探索運用門票收費權、賽事版權、轉播權質押等提供風險緩釋,支持符合條件的體育企業上市或在江蘇股權交易中心掛牌融資。
“中國體育產業經過過去10余年的快速發展,正在進入‘從粗到精’即精細化運營的提質升級階段。”王裕雄指出,過去的賽事經濟強調的是賽事活動本身帶來的社會經濟效應,而現在的賽事經濟是一個有著精細頂層設計的經濟形態,其中不同業態融合,多種機制共存。從本次發布的《意見》來看,這也是未來賽事經濟的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