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沖刺業績目標,汽車銷售量往往在年底出現上漲,但今年第四季度與以往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車購置稅補貼將面臨退坡——從2026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從免征改為減半征收,最高免稅額不超過1.5萬元。
從國慶黃金周的促銷期開始,車企就開始了以此為手段爭取消費者。“汽車行業有明顯的金九銀十特征,以國慶黃金周為開端,車企會推出比較多的優惠政策,刺激銷量,以盡可能達成年度銷量目標。”一位來自新勢力的大區銷售負責人說。
今年9月開始,新車型大批上市。據不完全統計,9月的新車發布會超過80場,特別是從9月15日到9月17日,每天至少有8場新車上市發布活動。比新車上市更重要的是,如何吸引消費者鎖單,這是新車型銷量轉化最重要的一步。
但小米YU7因訂單積壓過多引發的消費者不愿承擔額外購置稅而要求退單的輿情,促使原本計劃在第四季度購置新車的消費者更關注交付周期和購置稅的影響。為了加快消費者鎖單,降低購置稅政策變化帶來的影響,車企掏出現金提供購置稅補貼。從國慶黃金周開始,車企的銷量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國慶成為四季度晴雨表,購置稅補貼是關鍵因素

國慶期間的熱銷車型,除了是新上市車型,另外一個必要條件就是為購置稅兜底,這是消費者最為看重的條件。
蔚來是最早宣布為新車型進行購置稅兜底的車企之一。隨著新款ES8在今年9月的NIO Day上市熱銷,蔚來宣布為今年12月31日之前鎖單蔚來ES8的用戶進行購置稅兜底:2025年鎖單但2026年交付的訂單,蔚來提供最高1.5萬元購置稅差額補貼券,確保用戶不承擔額外費用。
盡管蔚來App中沒有明確的交付周期,但在NIO Day第二天的采訪中,李斌聲稱2025年的4萬多輛產能已經售罄。為了消除后續下定用戶的擔憂,蔚來的選擇自然就是為購置稅兜底。據了解,11月全新ES8交付將加速,產能預計提升70%,12月產能將實現超15,000臺。
極氪同樣如此。9月29日,極氪9X上市的同時,極氪還推出了購置稅補貼方案和安心等車極分方案。在該政策的刺激下,極氪9X成為國慶期間極氪門店的銷量擔當。
第三方調研機構車fans公布的國慶假期銷售快報顯示,極氪國慶期間的進店量最高增幅達到200%,其中關注極氪9X的進店量貢獻近半,極氪9X平均每個店新增大定超過65輛,預售轉定比例最高可以達到40%。目前,極氪9X的交付周期最長可達26周。
新上市的問界M7也重新獲得了空前關注度。9月30日,鴻蒙智行首先推出問界M7 的購置稅兜底政策。一位鴻蒙智行的銷售人員告訴電廠,國慶期間進店的客戶有將近70%首先選擇看問界M7,然后才會同步看看問界M8和智界R7,這兩款車和問界M7相比可上可下。

鴻蒙智行公布的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前3天,問界M7是獲得訂單最多的車型,是第二名智界R7訂單數量的兩倍之多。在問界M7的帶動下,國慶期間,鴻蒙智行日均新增訂單將近6000輛,整個國慶假期期間獲得將近5萬輛訂單。
購置稅兜底政策造成的差異,感受最深的是理想汽車門店。一位來自北京清河萬象匯門店和另外一位在北京望京凱德零售中心的銷售人員告訴電廠,國慶期間關注度最高的是理想i6,一方面是因為新車型,也是理想汽車在售價格最低的車型之一,另外一方面就是因為這款車型有購置稅兜底。
9月26日,理想i6正式上市,5分鐘便收獲1萬輛大定。“前期銷量數據好,用戶也擔心如果無法在25年完成開票、交付,會有額外的購置稅,按照理想i6的售價,購置稅超過1.2萬元,是一筆不小的額外負擔。”理想汽車北京望京凱德零售中心的銷售人員說。官網購車頁面顯示,理想i6的交付周期最短為16周。

但除了理想i6,其他車型的銷量不太樂觀,尤其是L系列,盡管L系列同樣有針對本品牌置換的1.5萬元補貼減免,但比起理想i6,關注度嚴重不足。這也影響到了理想汽車10月的交付量,根據官方信息,理想汽車在今年10月只交付了3.18萬輛車。
橫向對比其他新勢力,零跑汽車單月交付量在今年10月突破了7萬輛,繼續領跑新勢力品牌;小鵬汽車和蔚來也力壓理想汽車,均實現了超過4萬輛的交付量。小米的交付量也超過了4萬輛。

車企繼續投入數十億兜底購置稅
從10月底開始到11月初,越來越多的車企陸續推出購置稅方案,在年底促銷旺季搶訂單。
10月24日,小米汽車宣布推出了跨年購置稅補貼方案;25日到28日,深藍汽車、奇瑞、東風奕派、長安汽車也公布了自己的購置稅補貼方案。11 月1 日,極氪也將購置稅補貼擴大至全系車型。
綜合來看,這一輪購置稅補貼呈現三個特點:第一是購置稅補貼普遍是針對新上市車型,比如蔚來的全新ES8、理想汽車的理想i6和極氪的旗艦SUV 9X;第二是購置稅補貼有擴大至全系車型的趨勢,比如長安和小米汽車,就是針對全系車型進行補貼,不過兩者都沒有重磅車型在臨近四季度的時間上市;第三則是購置稅補貼政策基本都由按訂單生產的車企為主導。
其背后的核心原因是車企在年底沖刺銷量,但消費者對購置稅差額損失比較敏感。第三方調研機構車fans公布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購置稅全面政策將于2025年底結束,因此消費者對于交付時間的要求越來越明確,政策退坡在影響消費者進店的關鍵因素中占比達到77%,是第一大影響因素。這份調查基于205家汽車銷售門店進行,其中新能源汽車門店的比例高達76%。
因為購置稅補貼兜底,這些車企也將付出額外的成本,尤其是小米和蔚來。以在售的小米SU7和YU7為例,小米至少需要為每輛車承擔1.1-1.4萬元的購置稅補貼差額,考慮到小米的產能和交付能力,以及綜合計算小米汽車的訂單增長速度,預計在2026年小米汽車因為購置稅補貼,就需要額外付出超過20億元。

蔚來全新ES8也要面臨單車毛利下滑的挑戰,按照蔚來ES8的售價計算,蔚來需要為2026年才能交付的全新ES8承擔每輛車1.5萬元的購置稅減免差額,補貼預計占3個點毛利率。
車輛的運輸問題可能會影響車企的交付能力,進而擴大購置稅差額補貼的總量。今年7月底,三部門聯合印發了《車輛運輸車專項治理行動方案》,該方案要求自2025年7月起至年底聯合開展車輛運輸車專項治理,針對性提升管控措施,整治運輸車輛的超載、超限問題。這一新政策已經對不少車企的交付周期產生實際影響。
當然,也有不少車企并未提供購置稅補貼,比如比亞迪。北京楓藍國際中心的一家比亞迪門店銷售人員告訴電廠,目前比亞迪并未提供購置稅兜底方案,因為提車周期確實很短,甚至門店還有不少現車,當天付款當天就可以提車,或者可以做到今年內開票,確保消費者可以享受全額減免。長城汽車也只是為新款坦克500一款車型提供了購置稅兜底政策。
一位新勢力區域銷售負責人告訴電廠:“無論是真金白銀提供補貼,還是沒有兜底政策,大家都希望能夠在年底趁著政策轉換的窗口期抓銷量,尤其考慮到明年春節提前,是銷量的淡季,提前鎖住訂單也能有利于政策退坡期過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