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財聯社
近期,多家半導體公司披露2022年報預告。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多家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計提資產減值,且基本都是芯片設計公司。
據《科創板日報》不完全統計,共有18家半導體公司在預告中有相關表述,包括復旦微電、寒武紀、臺基股份、卓勝微、樂鑫科技、晶方科技、格科微、恒玄科技、普冉股份、韋爾股份、中晶科技、明微電子、艾為電子、晶豐明源、富滿微、匯頂科技、博通集成、敏芯股份。

可以看到,絕大多數減值均集中在存貨。例如,匯頂科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4億-5億元;富滿微1.3億元;明微電子5300萬-6000萬元;普冉股份5000萬-7000萬元。其中存貨減值最高者莫過于韋爾股份,高達13.4億-14.9億元。
而談及存貨減值原因時,多家公司給出的表述涵蓋:產品需求減少、產品價格下降、銷售不及預期,存貨周轉率下降,存貨增長速度較快、存貨跌價。
落實到具體業績報告數據上,若以預告區間中值計算,則除去復旦微電,其余公司2022年歸母凈利潤全部同比預降,降幅自39%至551%不等。

不過,從部分公司年報預報發布后的次交易日股價表現來看,業績預降與減值并未給股價帶來重擊。
其中,預告時間最早、且表中存貨減值金額最高的韋爾股份,1月13日(周五)晚預告業績之后,16日(周一)股價卻低開高走,盤中甚至一度漲停,收漲8.15%,上演驚人反轉。
卓勝微、艾為電子、富滿微發布預報之后,次日收盤漲幅分別為3.49%、1.96%、1.93%。
值得一提的是,從近期披露的公募基金四季報來看,半導體板塊內部表現已出現分化,前期高配、但2023年預期降速且受海外影響影響較大的半導體設備/材料遭大幅減倉;獲基金底部加倉布局的,也主要是預期復蘇的半導體設計板塊。
在本次半導體下行周期中,產業鏈庫存去化速度一直是各方的主要觀察變量,多家券商機構近期紛紛給出預期稱,2023年半導體有望率先周期觸底反轉,邁入上升通道。
廣發證券指出,2022年Q3是半導體行業庫存的高點,同年Q4以來,伴隨著主動去庫存持續,行業庫存水平已出現回落信號。2023年Q1,行業主動去庫存的廣度和力度均在擴張,庫存水平持續回落趨勢越來越明確。預計2023年年中行業庫存有望恢復健康水平,而隨著下半年旺季來臨,屆時行業有望開啟補庫存需求。
另外,芯片設計環節的庫存調整,也伴隨著對其上游晶圓代工環節的訂單收縮。在需求收縮和新增產能持續開出的情況下,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松動的消息已頻頻傳出。分析師補充,這將迫使部分晶圓產線采取以價換量策略,或促進設計客戶在獲取產能過程中議價能力的提升,從而改善設計環節的成本壓力和盈利能力。綜合而言,半導體行業,特別是設計環節,2023年上半年基本面有望持續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