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周芳穎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近期界面時尚發現,有不少消費者通過社交媒體反映稱,在北京設有六家門店的水仙之美醫美護膚品牌計劃結束經營,由港股美麗田園醫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下稱“美麗田園”)接手,消費者相關會員權益和充值金額及項目也將轉至美麗田園。
水仙之美客服告訴界面時尚,東方廣場、世貿天階、順義祥云小鎮的門店都已經停止運營,在這些門店辦卡的顧客可轉至美麗田園門店繼續消費。而麗都的水仙之美門店仍然保留,在此店辦卡的顧客仍可前往消費,但該店也已由美麗田園旗下收購的另一美容院品牌貝黎詩接管。
美麗田園方面向界面時尚證實了收購水仙之美品牌的消息,并表示從4月開始和水仙之美的管理層進行接洽,雖然水仙之美因為經營不善而無法繼續運營,但在與美麗田園商談了收購后至少對目前存續的會員儲值金額有了一個解決方案。“這已經是非常優惠的解決方案了。”美麗田園方面稱。
但從部分消費者的反饋來看,希望退款的意愿比更換品牌門店和項目更為強烈。
有消費者在大眾點評上表示,從水仙之美轉到美麗田園感覺項目的價格明顯提高,而且體驗不如從前。另有消費者則表示,涉及品牌出售的消息沒有對客人有任何通知,到店后才知道服務人員和項目均有調整,想要退卡只能登記,也沒有進度通知。有消費者告訴界面時尚,因為對于解決方案并不滿意,又遲遲拿不到退款,部分顧客自發組建了維權群。

但這恰恰與美麗田園最初想要收購水仙之美的想法相悖。美麗田園方面表示,想收購的原因是水仙之美的調性和門店位置都很好,其客戶畫像與自身品牌的匹配度較高。美麗田園作為上市公司,又是全國連鎖企業,有承接這部分會員資產的能力和信任度。
實際上,美麗田園自上市以來一直在加速擴張,吸納因經營不善等原因出清的美容店是其中重要的方式之一。
美麗田園的第一家門店于1993年從海南開啟,主營包含日常面部及身體護理的傳統美容服務。2011年,美麗田園又發展了秀可兒品牌以提供醫美服務。2016年,美麗田園對同樣提供傳統美容服務的貝黎詩進行戰略投資,并通過持續收購股權達成控股。2018年,美麗田園再次擴展業務版圖,成立了提供亞健康評估及干預服務的研源品牌。
美麗田園曾在招股書中表示,募得資金的主要用途在于通過內生增長及收購擴展其傳統美容服務的直營門店網絡,并計劃在未來四年內每年增設25到30家直營店。此外,美麗田園還意在擴展升級新一線城市的醫療美容服務以及亞健康評估及干預服務的門店網絡,并計劃在未來四年內每年增設2到4家直營門店。
根據2023年財報,美麗田園直營店和加盟店分別凈增12家和10家。在發布2023年財報的同時,美麗田園還宣布了一項巨額收購消息。該公司以3.5億元戰略投資中國美業第二大品牌奈瑞兒的核心資產,獲得70%股權。此次收購涉及88家門店,主要覆蓋廣州及深圳,涉及80家美容及保健服務門店、6家醫療美容門診(其中一家同時經營亞健康醫療業務)及2家中醫門診。
根據公告披露,奈瑞兒2023年營收及凈利潤分別為5.14億元及0.33億元。作為對比,美麗田園2023年營收及凈利潤分別達21.5億元及2.3億元。若此次收購達成,按70%股權計算,也將為美麗田園帶來相當的業績增量。
但值得注意的是,奈瑞兒在2022年和2023年的業績變化差距相當大,2022年該公司凈利潤僅590萬元,相當于翻了5.7倍。
雖然傳統美容店仍是美麗田園投資的大頭,但從財報數據中可以看出,毛利率更高的醫療美容才是美麗田園增長態勢更好的項目。2023年,美容和保健服務雖然維持增長,但收入占比下滑2.3個百分點至55.6%,相對應的是醫療美容服務和亞健康醫療服務收入占比分別上升1.8和0.5個百分點至39.7%和4.7%。
美麗田園也在財報中表示,在雙美商業模式上,該公司將持續將美容和保健會員轉化為高毛利增值業務的客戶。2023年,25.0%的美容和保健會員購買或消費醫療美容或亞健康醫療服務,同比增加了1.3個百分點。
但醫療美容涉及服務者的從業資歷和手法,比起傳統美容更容易面臨客訴問題和醫療糾紛。美麗田園也曾在招股書中披露過往多次醫療事故的問題。
這也是收購其他品牌后,原品牌消費者未必愿意轉化為美麗田園會員的因素之一。即使是更安全的傳統美容項目,服務人員是維系品牌與消費者的重要紐帶。規模化的連鎖品牌或許在拉新上具有背書的幫助,但由于“家大業大”,往往更容易面臨管理問題,影響單店的后續經營。
根據財信證券報告,從2021 年國家嚴打美容護理行業亂象以來,美護行業強監管趨勢顯著。比如,2023年4 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醫療美容消費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實現了醫美服務書面合同從無到有的突破,進一步規范了市場運營;5 月市場監管局等多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禁止了違法醫美“導購”行為,對生活美容和醫療美容進一步劃分。
這其實對于具備合法合規資質的醫美機構提供了發展空間。但對于美麗田園而言,擴張之余如何能規范每個門店的從業人員管理、對齊服務質量才是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