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京基智農(000048.SZ)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23.8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6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43元/股。其中,養殖業務作為核心支柱表現突出,實現營業收入19.25億元,同比增長11.13%;毛利率19.35%,同比增長3.27%;養殖業務半年度營收貢獻占比高達80.67%,鞏固了作為公司業績引擎的地位。
同時,報告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利潤分配預案,以公司現有總股本530,282,250股扣除回購專用證券專戶中已回購股份11,316,800股后的股份數量518,965,450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80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紅利1.97億元(含稅)。該預案不僅體現公司對股東回報的高度重視,更展現對未來發展的充足信心。
2025上半年,京基智農生豬養殖業務在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戰略布局取得顯著成效。報告期內,銷售生豬106.21萬頭(其中仔豬15.31萬頭),生豬銷售收入18.95億元,同比增長11.65%;毛利率19.84%,同比增長3.72%,盈利能力突出。
值得關注,公司商品豬銷售價格持續領跑行業。1-6月平均銷售價格在15元/kg以上,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7月銷售均價更攀升至15.66元/kg,保持領先優勢。優異的市場表現,得益于大灣區市場的深耕布局,以及長期建立的產業鏈話語權優勢。
旗下賀州項目入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截至目前,公司已獲“廣東省菜籃子基地”“深圳市菜籃子基地”“珠海市菜籃子基地”“首批供深企業”等多項重要認證,四大項目均獲評國家級“無非洲豬瘟小區”。標準建設方面,參編“圳品”標準體系,牽頭制定首批“圳品”團體標準,參與雞肉等8類產品標準制定等。這一系列舉措為持續在高端市場獲溢價空間奠定了堅實基礎。
公司在養殖標準化建設方面取得重要成效,主導制定的《多層(樓房)養殖規?;i場生物安全技術規范》廣東省地方標準已立項獲批。此外,還獲“2024年優秀標準參編單位”“廣東省現代美麗牧場”“仔豬無抗營養及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等多項殊榮,專業實力獲廣泛認可。
輕資產運營模式加速推廣 優先布局華南地區高價區域
報告期內,公司積極推進輕資產運營戰略,依托徐聞、高州、賀州、東莞等自有飼料廠輻射優勢,在200公里范圍內迅速拓展“公司+農戶”生豬代養、輕資產母豬場合作、標準化示范家庭農場三種合作模式,實現養殖資源高效配置。
具體實施層面,重點瞄準大灣區及周邊高價、次高價區域,在兩廣地區設立超12個服務部。通過建立從豬苗供應、飼料配送、疫苗獸藥配套到技術指導、回收銷售的全流程服務,為合作農戶提供24小時技術支持和服務保障。輕資產運營模式,既確保產品質量的統一性,又大幅降低重資產投入。
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代養合作規模持續擴大,簽約養戶數量穩步增長,優秀養戶批次存活率高達98%。標準化低成本的育肥體系構建,不僅提升養殖效率,更優化了公司資本結構,強化了在高價市場的競爭優勢,為持續獲取高溢價提供了有力支撐。
值得一提,輕資產運營模式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其通過激活鄉村養殖資源,帶動了地方就業和農戶增產增收,實現共同致富。
新質生產力驅動產業升級 循環農業賦能鄉村振興
在構建市場競爭優勢的過程中,京基智農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持續探索新質生產力發展路徑。報告期內,研發投入2393.65萬元,取得實用新型30項,軟著21項,發明專利3項。特別是與廣東省農科院動科所合作研發的生物發酵技術,成功將湛江徐聞菠蘿加工廢料轉化為優質飼料原料,實現廢棄資源100%利用,創造了顯著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實際應用顯示,使用菠蘿渣發酵飼料后,豬只日增重提高5%-10%,料肉比降低0.05以上,單噸飼料成本降低超10元,年節約成本超1000萬。尤為關注,菠蘿渣資源化利用可有效替代豆粕,將飼料中的豆粕用量降至4%,不僅降低生產成本,更減少對進口豆粕的依賴,助力國家糧食安全。
該創新技術的應用產生了多重社會效益。公司在徐聞以市場價收購菠蘿渣,每年可為其創收超300萬,可帶動菠蘿產業鏈附加值超2000萬。新建發酵飼料車間提供了15-20個崗位,員工年均收入在8萬以上,有效促進當地就業和居民增收。目前,菠蘿渣發酵飼料項目已被列為廣東省“無廢菠蘿”示范點,下一步計劃將技術延伸至荔枝、橘子粕等嶺南特色果渣處理,進一步擴大綠色循環農業覆蓋面。
推動農業綠色轉型的同時,京基智農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學方面,捐建落成4間“京基智農愛心圖書室”,通過配備超萬冊圖書及現代化教學設備,精準幫扶項目周邊4所學校改善教學條件;助農方面,為項目周邊鄉村捐贈有機肥150噸,支持農民春耕生產,助力增產增收。通過聯農帶農、基建捐贈、文體贊助等多元舉措,切實助力國家鄉村振興。
市場人士分析,京基智農通過精耕大灣區市場、拓展輕資產養殖和新質生產力研發等多輪驅動,構建起行業新周期下的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還跨界探索潮流時尚藝術IP業務,以“頂流IP合作+自有IP孵化”的雙軌運營,先后落地了一場港星演唱會、中國新生代藝術家兒力力個展《星愿》和國際知名藝術家空山基《光·透明·反射》成都展,為自身長期發展注入更多動能。
未來,隨著養殖業務戰略的深化落地和IP業務的創新探索,公司將在新一輪市場競爭中開拓可持續的增長空間,進一步釋放發展潛力,持續創造更多價值,實現對社會和股東的雙重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