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食代
今天,在Costa咖啡的總部英國突然傳來了讓人意外的消息——可口可樂公司被指正考慮有關賣盤的事。
小食代注意到,這個消息是在今天下午最先由英國天空新聞(Sky News)以“獨家新聞”方式發布的。該報道聲稱,總部位于亞特蘭大的可口可樂公司正在與Lazard的銀行家合作,評估其對出售Costa咖啡連鎖的興趣。該公司于2018年同意以39億英鎊(注:當時約合人民幣347億元)收購了后者。
截至發稿時,可口可樂、COSTA咖啡均未對該傳言發表評論。
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有關情況。

“報價”
先看英國天空新聞對傳言的具體說法。
英國天空新聞今天的報道稱,可口可樂公司在收購英國最大的咖啡連鎖Costa六年多后,正在醞釀出售該業務,此舉旨在幫助其減少對含糖軟飲料的依賴。
該報道引述倫敦金融界“消息人士”今天表示,這家飲料巨頭已經與包括私募股權公司在內的少數潛在競標者進行了初步談判。
據稱,可口可樂方面聘請了投資銀行Lazard來評估該業務的選擇并評估潛在買家的興趣,指示性報價將于初秋發布,“但有消息稱可口可樂公司仍有可能決定不進行出售”。
報道還引述分析師表示,此次出售可能導致可口可樂公司損失數十億英鎊,考慮到可口可樂公司是于2018年同意以39億英鎊的價格從Whitbread手中收購的Costa。
報道還稱,“有人暗示”,Costa在出售過程中目前的標價可能僅為20億英鎊(折合人民幣約194億元)。不過,報道說“無論如何,此次出售所得對這家總部位于亞特蘭大的公司來說并不重要”,可口可樂周五的市值達到了3018億美元。
報道指出,Costa的業務范圍覆蓋全球50多個國家,并以Costa Express品牌在全球運營著數千臺咖啡自動售貨機網絡。該公司目前是英國最大的私營雇主之一,在全國各地的商業街上隨處可見。
此外,其英國總部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星巴克、Caffe Nero和Pret a Manger,其中Pret a Manger正準備出售股權并可能進行公開市場上市。 它還面臨著來自更高端連鎖店的日益激烈的競爭,例如Gail's,該公司也在考慮出售。
據其網站稱,Costa在英國和愛爾蘭擁有2700 多家門店,在全球其他市場擁有1300多家門店。

反思
雖然外界對于上述傳言或感到意外,而且尚不知道如果交易真的擺在桌上時結構會如何(例如是否只評估咖啡門店業務、保留即飲業務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可口可樂最高層近日有公開反思過這個交易乃至其“咖啡戰略”。
小食代曾經介紹過,在7月22日,可口可樂公司發布中報。在隨后進行的業績會議上,可口可樂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詹鯤杰(James Quincey)被華爾街分析師就被問到了咖啡、乳品這兩塊新興業務的進展。
“如果把喬雅(Georgia)品牌作為第一次嘗試,那么Costa大概算我們歷史上第四次‘嘗試’咖啡了。我們完全認可的是,咖啡是整個飲料行業中規模龐大、高度分散且仍在增長的品類,只要裝瓶系統能找到更深度的參與方式,這個賽道顯然極具吸引力。”詹鯤杰說。
不過他也坦言,從最初的投資假設來看,可口可樂公司對Costa的投資并未達到預期。“我的意思是,這項業務本身仍然不錯,但它并沒有在我們希望更快推動的多個增長方向上取得成果”。他說,無論是即飲咖啡還是家用 Express咖啡機,因此業務重心依舊偏向門店端,仍需要兌現增長承諾。
至于門店方面,他表示一直在提升價格可負擔性,并且在更新門店形象和加快服務速度方面做得相當不錯。“所以我想說,我們正處于反思所學經驗的階段,同時思考如何為咖啡品類尋找新的增長路徑,并繼續把Costa這項業務經營好(continuing to run),畢竟我們當初投入了大量資金,我們希望這筆投資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他說。

從詹鯤杰上述說法看,可口可樂公司對交易的不滿意主要體現在未達到預期上(而非今天英國天空新聞說的“旨在減少對含糖軟飲料的依賴”),但是仍然希望“繼續經營好”該業務,這表明管理層當前的重點是“反思、尋找新增長點”,而非“退出或出售”。整個問答中也沒有任何關于剝離、出售或戰略退出的措辭。
因此,如果天空新聞的報道是無誤的,這意味著全球高層的想法已經在比較短的時間里“逆轉”了。

歷程
那么,被譽為“當初投入了大量資金”的Costa咖啡業務,最初是如何進入到可口可樂公司的法眼呢?
事實上,六年多前精心實施這一雄心勃勃收購的,也是詹鯤杰本人。小食代當時就介紹過,可口可樂公司當時表示:“該收購將為可口可樂公司帶來遍布歐洲、亞太、中東和非洲的強大咖啡業務平臺,及未來發展潛力。”
“Costa為可口可樂提供了咖啡的新能力和專業知識,而可口可樂系統將為咖世家在全球范圍內發展創造更多機會。”詹鯤杰當時也說,在可口可樂的全品類飲料戰略中,熱飲是為數不多的一個尚未有全球品牌的部分,“Costa將讓我們可擁有強大的咖啡平臺,以深入熱飲市場” 。
簡而言之,在當時全球高層眼里,咖啡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飲料類別之一,但可口可樂公司在這個不斷增長的類別中沒有廣泛的全球產品組合。Costa為可口可樂增加了一個全球咖啡平臺,讓公司能抓住咖啡“即飲飲料的絕佳機會”、世界各地的零售業務、即時消費渠道。

雖然初心是豐滿的,但是咖啡賽道也非常擁擠和變化迅速,作為一家飲料公司要實現上面的這些預期絕非易事。
小食代留意到,今天英國天空新聞引述Costa提交給英國公司注冊局的賬目顯示,2023年(可獲得獨立業績的最后一年)該咖啡連鎖的收入為12.2億英鎊(折合人民幣約118億元)。雖然這比上一年增長了9%,但仍低于2018 年(即可口可樂公司接管該業務前的最后一年)的13億英鎊。此外,Costa 的2022年賬目提到了其面臨“經濟環境和通脹壓力”帶來了財務壓力,導致其啟動“重組計劃以解決管理費用規模問題并進行增長投資”。不過,文件還顯示,自收購以來Costa已向其所有者支付了超過2.5億英鎊(折合人民幣24.23億元)的股息。
小食代今天翻查資料,可口可樂公司對Costa咖啡上一次重大的調整,可追溯到去年11月初。當時,可口可樂公司宣布,Costa咖啡和innocent兩大業務將向歐洲運營部門匯報,在今年1月1日起生效。此前,它們均隸屬于可口可樂全球風投(Global Ventures),后者是一個獨立的運營部門,目前已被精簡掉。
在中國市場,Costa拿到的“劇本”雖然也不是一帆風順,但是有所不同。目前,Costa在中國的零售業務(以咖啡門店業務為主)也向歐洲運營部門匯報,即飲咖啡業務(RTD)則向本地運營部門匯報。
首先,即飲咖啡業務通過中糧可口可樂、太古可口可樂兩大裝瓶商的助力,算是在華成功地填補了可口可樂原先的空白。就在今年4月,Costa還繼續為新品下注,推出了全新“輕爽黑咖”系列即飲咖啡。此外,Costa在中國門店外的零售業務也衍生出了很多形態,小食代今天在該品牌的電商旗艦店看到,這包括了咖啡豆、凍干咖啡、掛耳咖啡、精品咖啡液甚至糖巧餅干等。

然而,身陷“你追我趕”的中國咖啡茶飲市場,Costa咖啡門店業務則要想辦法在夾縫里尋找生存空間。目前,咖啡店是Costa中國最大的收入來源。論門店規模,中國是這家咖啡連鎖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也是全球唯二由Costa直營的市場,另一個是其總部所在的英國。
在今年早些時候,一位Costa高層告訴小食代,更在意是否變得更好,然后才是做大規模(better and bigger)。他強調,先做好、再做大是Costa在華發展策略。
“我們永遠也無法擺脫的一個事實是,中國咖啡行業競爭已經非常激烈。我們必須努力維持好自身特色,為顧客提供價值感,堅持做好這一點,不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該高層當時對小食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