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周芳穎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香水第一股”穎通集團日前在接受界面時尚采訪時表示,其正試圖加快將旗下香水集合店品牌拾氛氣盒開進更多一二線城市的地標商圈。
該集團首席運營官王巍向界面時尚表示,截至2025年9月底,拾氛氣盒將在華東、華南核心城市落地八家門店。
穎通集團最為人所知的主業是高端香水代理。而現在它似乎動起了做香氛界“絲芙蘭”的心思。
從拾氛氣盒的所售產品看,該品牌集合店只銷售香氛類產品和服務,店內集合了海內外多種類型的香氛品牌,豐富度高。
界面時尚走訪拾氛氣盒上海K11的B1樓門店看到,店內銷售商品以奢侈品牌與海外小眾香水為主,定價從百元至千元不等。在常規陳列之外,門店還有現場定制香水和香薰服務,售價分別為790元和199元。

而從該門店的選址策略看,拾氛氣盒偏好K11等區域核心及熱門商場進駐,也是瞄準時尚消費人群聚集處。近期,拾氛氣盒還將相繼在南京玄武花園城與上海蟠龍天地這兩個新近人氣商場開設限時快閃店。
有意思的是,拾氛氣盒將開設快閃店的兩家商場都不是在核心城區的商業地標,因此有更大的置景空間和自由度。
王巍告訴界面時尚,拾氛氣盒蟠龍天地快閃空間由拾氛氣盒與MCM動物園系列新香聯合呈現,主打“策展型零售”,意在通過在地化營銷與更高的產品豐富度形成差異化。
換句話說,穎通還以拾氛氣盒為平臺,試水非標零售。非標零售指的是區別于傳統統一化門店陳列和銷售模式,更強調空間氛圍營造、場景化敘事和個性化體驗的一類零售方式。
王巍告訴界面時尚,其中蟠龍天地的快閃空間由拾氛氣盒與MCM動物園系列新香聯合呈現,主打“策展型零售”,意在通過在地化營銷與更高的產品豐富度形成差異化。
單從香水集合店這一零售形式來說,穎通找到了一條“小而美”的新賽道。目前市面上以香水為主的集合店并不多,更常見的是如絲芙蘭、Harmay等涵蓋香氛、個護等多品類的零售形態。
穎通集團首席執行官林荊告訴界面時尚,她認為雖然線下香水觸點在增加,但真正能沉浸體驗的空間仍屬稀缺。
穎通集團想要做好這樣一家店在資金實力、渠道經驗上都已有優勢,而更重要的是,它的主業本就是管理及代理70余個國際品牌的香水業務。
林荊告訴界面新聞,這意味著穎通能夠因地制宜提供差異化的產品組合,以應對不同層級市場的需求?!耙痪€與二三線城市消費者的喜好差異很大,因此每一家拾氛氣盒都會根據當地客群定制產品結構?!彼f。
穎通集團曾在招股書中表示,未來四個財年內在內地一、二線城市的頂級商場和百貨新開約110家拾氛氣盒門店,包括約100平方米的旗艦店和40至60平方米的常規店。
穎通集團直到目前仍是中國最頭部的香水代運營商之一。其香水業務營收占比在八成上下。
盡管多位香水行業從業者向界面時尚表示,國內香水備案流程較其它美妝產品更為繁瑣,加之營銷門檻較高,使得多數海外品牌仍依賴代運營商。但一個肉眼可見的趨勢是曾經風生水起的國際品牌代運營業務在衰退。麗人麗妝、壹網壹創等同行均遭遇品牌收回代運營權的局面。
轉向自有品牌幾乎是代運營商們的必然路徑。
麗人麗妝、若羽臣等均選擇了自創品牌,試圖用自身渠道管理及運營經驗的優勢復刻海外品牌曾經創下的輝煌。
穎通集團旗下也有自營品牌Santa Monica,而且該品牌自1999年便開始運營,銷售眼鏡及香水產品。但據集團財報,發展至今,Santa Monica即使在該集團內部也仍“相對邊緣”。
資深美妝評論人白云虎告訴界面時尚,相較于護膚和彩妝,香水香氛的整體市場規模有限,單一品牌體量也較小,不具備動輒十億美元的規模基礎。與此同時,所有代運營商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在于,代運營商并不擅長從零構建一個品牌,特別是不具有構建品牌長期價值的綜合能力。
從這個角度出發,穎通集團嘗試做集合店品牌,算是在自創品牌時另辟蹊徑。比起做一個“小眾”香水品牌,集合店品牌的商業想象空間更大。
雖然說做了品牌,但它本質上做的仍是渠道生意,只是把自己擅長的渠道能力再做了延展和升級。
在理想的情況下,拾氛氣盒可成為穎通集團的新業務支柱,帶來豐厚的營收。同時,穎通集團也完全可利用拾氛氣盒與更多海外品牌達成合作,鞏固其在代運營業務方面的地位與實力。
近期在穎通集團舉辦的《中國香水香氛行業白皮書》發布會后,針對外界最為關注的品牌管理及代理業務延續性問題,林荊對媒體回應稱,對現有的品牌矩陣有信心繼續保持合作。她還透露,穎通每年引進品牌不超過10個,但年均接洽超百個品牌。
林荊解釋道,該公司目前在中國管理及代理的70余個品牌。行業普遍是一年一簽,但穎通的合作周期通常在三至五年,部分甚至長達十年。其中,穎通與EI(EuroItalia)簽訂了無限期合同,該公司旗下品牌包括范思哲(VERSACE)、莫斯奇諾(MOSCHINO)等。
值得注意的是,如若拾氛氣盒順利擴張,穎通的自有品牌也能有更多與大牌同場展示的機會,在自有渠道中獲得更多銷售與曝光。
關于自有品牌發展,穎通集團向界面時尚表示,自有品牌是其“多元戰略”的關鍵一環,未來不排除通過收購或孵化切入更多品類,比如東方美學特色的香氛或者更具功能性的個護產品,并不與其現有管理的國際品牌直接競爭。招股書中約15%的募資資金即用于此方向。
不過,拾氛氣盒離百余家門店的目標也才剛剛起步,新門店的回本周期也較長。
招股書披露的測算數據顯示,拾氛氣盒新店及自營線下門店或專柜普遍需要至少9個月才能實現收支平衡,約2.5年才能收回投資。在集合店市場容量有限、定位夾層化的情況下,大規模的擴張計劃勢必將帶來租金與運營成本挑戰。
而且從整個市場大環境來說,香水集合店的稀缺一定程度上也與市場需求較低存在關聯。在中國有香水購買和使用習慣的消費者人數雖持續增長,但基數仍然較小,這樣的群體規模是否足以支持穎通集團對于拾氛氣盒的開店計劃也有待實踐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