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趙曉娟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永輝調改一年多,仍在四處籌錢。
界面新聞留意到,9月初,永輝超市公告稱擬調整定增募集資金總額為不超過31.14億元,公司原計劃定增募資不超過39.92億元,主要調整了門店升級改造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或償還銀行貸款的募集資金金額。
具體而言,門店升級改造項目的募資投資金額從32.13億元調整至24.05億元;物流倉儲升級改造項目投資仍為3.09億元;補充流動資金或償還銀行貸款的金額從4.7億元調整至4億元。
據公告,此次調整旨在推進增發工作順利進行。永輝超市稱,結合公司調改門店近期經營業績,綜合考慮公司中小股東利益,為推進本次發行工作順利進行,將使用募集資金進行調改的門店數由298家調整至216家,剩余門店公司將使用自有資金進行調改。
盡管永輝縮小了募資金額,但今年二季度,永輝的虧損擴大了。

界面新聞從永輝發布的最新財報中看到,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99.48億元,同比下跌20.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41億元,而去年同期凈利潤為2.75億元,此外,扣非凈利潤虧損超過8億元。
而單看2025年二季度的數據,虧損加劇,永輝該季度收入124.7億元,同比下滑22.6%;凈利潤虧損3.9億元;扣非凈利潤為-9.4 億元。
永輝方面表示,營收下滑主要是因為公司關閉了長期經營虧損門店以及門店調改期歇業等因素所致。上半年財報披露,永輝報告期內關閉了227家門店。閉店過程中產生租賃及人員賠償、商品出清和資產報廢等成本費用,直接影響了短期財務表現。雖然調改門店收入較同期有大幅度增加,但無法彌補因關店產生的收入下降。
據瑞銀證券測算,永輝單店改造資本支出為800萬元,單店閉店費用(減值損失、人工和租金補償)為200萬元。據界面新聞統計,永輝全國調改門店已臨近180家,預計9月底將完成200家門店調改。
界面新聞獲得的一份瑞銀證券調研報告顯示,進入平穩期的調改店1-5月平均單店凈利或超過240萬元,月平均凈利至少48萬元,目前調改店日銷售額是改造前的2-3倍。
重新開業后初期,客流量和平均客單均可達改造前水平的2-3倍。截至3月,調改店的單店人力成本已較重新開業時降低30%。調改店重新開業后,員工人均基本工資提高15-20%以吸引年輕有才的員工,員工還可分享門店利潤。
另一份調研報告佐證了上述數值,以福州大儒世家店為例,這家店從去年12月底調改開業,調改費用花了1000萬元,在開業初期后的平穩期,1-4月的平均日銷售額在70萬元左右,凈利潤率在3.8%左右,調改之前的日均則在40萬元。
而界面新聞基于瑞銀證券的數據保守估計,進入平穩期的永輝調改店年凈利至少576萬元,在僅考慮改造資本成本800萬元的條件下,一家門店的回本周期大概為17個月。
但盈利的穩定性還取決于很多因素。
永輝調改店中很明顯的變化在于,門店商品品類和結構發生了變化。
9月7日,界面新聞走訪了今年8月26日最新開業的永輝超市魯谷店,這家店的人流量已經趨于平緩,客流量多聚集在熟食、生鮮、肉類等區域,開業初期爆火的肉餅無需排隊,胖東來商品墻上的貨品也非常充足。
半年報稱,上半年永輝完成2860家標品供應商裸采合同簽訂,精簡50%的供應商,與此同時,加大生鮮直采比例至60%以上,3R板塊自營銷售占比提升至78%。自有品牌方面,重新定義永輝自有品牌聚焦民生單品,期內上架2支自有品牌單品。今年年內目標2支5+億級單品、10支1+億單品。
一名永輝供應商告訴界面新聞,此前他們的商品被砍掉,目前雙方已經結束合作,不過他們仍在等待新的合作機會,以期進入永輝自有品牌零食的供應商名單,“已經完成了送樣”,這名供應商向界面新聞表示,更愿意以這樣的形式合作,雙方利潤透明,也不用購買貨架費。
界面新聞在這家店也看到,19.8元/3kg的“微膠囊香氛酵素洗衣液”、7.9元/950ml的伊利定制鮮牛奶等新品已經上架,此外,永輝定制的西梅干、蘋果干、果汁等產品被放置在貨架端頭、通道入口等優勢位置。
但界面新聞隨機采訪的一名消費者稱,永輝調改店整體漲價了不少,以葡萄商品為例,最低價格為9.9元的國產紅提,而調改前的價格在8元以下,雖然這里還有新疆葡萄、陽光玫瑰等可選擇的同類產品,但對于老顧客來說價格都偏高,不符合他們對永輝平價的印象。
對此,零售專家、上海尚益咨詢創始人胡春才向界面新聞分析,胖東來的高待遇能為其在市場上找到優秀的員工去執行和落地各項標準,這一點永輝目前無法做到,內在基因并不同,永輝作為上市公司,需要在短時間內獲得調改成果,中間必然又有一些動作過于著急導致調改走樣。
所以在8月31日,有消費者表示,在永輝超市河南鄭州信萬店購買的食品沒有生產日期。據消費者展示,其購買的一款燕麥脆包裝上有“胖東來超市”、“東來品質”字樣,包裝上標注的產品委托商是許昌市胖東來超市有限公司。盡管永輝隨后表示已下架該款產品,且承諾在超市所購買的東來商品都是有保證的。針對此事件,超市和胖東來正在積極處理中,并且超市已經和消費者取得聯系。
上述事件對永輝和胖東來的品牌形象均造成沖擊。盡管胖東來強調“暫未發現其他批次問題”,但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仍質疑在永輝調改店購買的胖東來自有商品(如洗衣液)存在 “包裝相似但品質差異明顯”的問題,進一步削弱了信任。
在胡春才看來,隨著永輝調改熱度下降,消費者對胖東來式永輝的獵奇感也逐步下降。相似的商品能復制,但獲得消費者對信任感需要更長的時間,所以一旦有商品和管理上的瑕疵,就會被放大。
永輝還得面對競爭對手飛速成長的挑戰。橫向對比來看,奧樂齊、盒馬、叮咚買菜都在自有品牌、3R商品上投入相當長的時間,有一定的知名度,消費者也被教育得更“敏銳”。胡春才告訴界面新聞,永輝的自有品牌商品在市場上想做出爆款,仍然有一定的壓力,此外,就消費習慣而言,消費者已經習慣了盒馬、叮咚買菜、7鮮、小象超市這類配送時效高的線上平臺,而永輝前置倉在短時間內無法通過訂單密度提升配送時效,也會讓其線上用戶的體驗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