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六座SUV車型密集發布,一眾品牌扎堆涌入這個賽道。僅在今年9月,就有問界M7、銀河M9兩款車問世,若從年初盤點,迄今為止,比較有影響力的車型包括騰勢N9、問界M8、領克900、樂道L90、理想i8等。
界面新聞走訪了位于北京西四環的汽車城,了解到在六座SUV中,20萬至30萬這一價格段,是目前銷量主力,競爭也最激烈。從已經上市開售一段時間的車型看,問界M7銷量較好,該款車今年累計銷量已接近18萬臺,月均銷量過萬。
有消費者對界面新聞表示,對于六座SUV而言,自己的心理預期就在25萬元至30萬元之間,會首先關注這一價位的汽車,若高于這個價位,那就要仔細審視其配置。比如理想L8、L9比問界的同尺寸車型貴一些,少則3萬多則8萬,但在空間上確實更寬裕,比如L8第三排有腿托,而且頭頂的空間也更大,第二排能自動遷移,第三排能躺倒,如果是開長途帶全家出去玩的話,感覺比較實用。
該消費者稱,空間大小是自己最關心的問題,對于其他“堆料”則并不重要。比如車頂是不是麂皮絨,門板內側是金屬實木結合,還是全塑料。如果為了這些因素多花錢便感到不值。
不足20萬的六座SUV,主要限制購買的因素還是在空間上,比如第三排的座椅離地更低、大腿懸空,久坐之后血液不循環,讓乘客感覺更累。
20萬至30萬這一價格段通常最具性價比。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向界面新聞表示,六座SUV用戶最核心的訴求是全家出行,空間必須夠大,必須要裝得下足夠多人。更便宜的5座SUV不能滿足,而更貴的產品,比如30萬以上的領克900,則擋住了一部分預算有限的用戶。

六座SUV的核心價值分為兩方面,第一是大空間,第二是多座椅和靈活性。前者了決定了產品價格下限在20萬左右,而后者決定了其上限能否沖擊30萬,甚至以上。比如三排座椅的電動折疊,就至少需要6顆電機,相比手動滑軌,電動滑軌明顯增加了成本。
在此之外,更多的靈活性,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碰撞測試、安全認證、質保計提,以上種種成本,構成了10萬元的浮動區間。好在這些提升,是乘客能切實感受到的,所以高端六座SUV,若能把售價控制在30萬以內,依然能獲得追捧。
除了空間之外,六座SUV長期宣傳“冰箱彩電大沙發”,希望用更花哨的配置來吸引用戶。然而據界面新聞采訪發現,如今很多消費者對此已不買賬。比如有消費者稱,汽車有沒有后排屏、冰箱的大小、揚聲器的質量等,自己雖然也有關注,但不想為這些方面多付費。
隨著消費者認知水平提高,人們也逐漸知道,底盤成本才是關鍵。如果只是把全套的“電子家電”,搬到剛性底盤、手動空懸的車上,依然難以獲得消費者認可。
有一位從油車換電車的車主表示,自己想體驗更高的智能性和便利性,有自動空懸系統的車,能根據路況和駕駛模式自動調整,駕駛感受提升明顯,相比之下,剛性底盤還有手動空懸就顯得比較低端,簡單來說就是“開著累”。
觀察市場不難看到,隨著品牌競爭加劇,有“冰箱彩電”的話不足以成為亮點,而沒有的話則是短板。比如在15萬至20萬的SUV當中,零跑C16還有東風奕派008,“三件套”全部配齊。在20萬至30萬價位,例如深藍的S09,比亞迪唐L,其車載屏幕變大,冰箱變成壓縮機冰箱,也有了更高端的音響,但并沒有過多加價,反而是通過自有三電系統、芯片自研等控制住成本,讓整車售價貴的有限。
在30萬以上的 SUV中,理想L8、L9以及樂道L90,其娛樂系統進一步升級,除了屏幕、冰箱更大以外,還配備了更多的揚聲器和更多音區,不過以上品牌也會向市場傳達這樣一種信息,即不是貴在配置花哨,而是貴在了智駕、電池和品牌保值率等方面。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君毅對界面新聞談到,這些配置是否華而不實,不能一言以蔽之。需要從不同角度來看,一些所謂花哨的升級,實際上是品牌為了維持調性,而不得不做的調整,比如像車載屏幕,更多、更大且質量更好的屏幕,就是讓消費者直觀地感受到產品貴賤。而零重力座椅則直觀展示了舒適性,現在各個車企的產品條線很多,新車推出頻率又高,必須要做出有效的區分,才能不讓產品線自相踐踏。
另外一些配置則屬于比較實用,但是消費者卻不太關注的細節,比如二排的座椅能否電動滑動,以求更方便地照顧孩子,若帶嬰幼兒旅行的話,汽車是否配備有嬰兒級的有機硅座椅、抗污面料,其車身材質是否健康?這些細節一方面是消費者要留意之處,同時也需要成為六座SUV車型標配,畢竟六座SUV主打的就是家庭用戶。
總的來說,六座SUV在未來會成為國內家庭用車的“新剛需”,疊加電池成本進一步下降的預期,純電六座SUV大有可為。預測產品黃金價格段依然維持在20萬至30萬之間,但配置將會進一步升級,比如城市NOA會成為標配,純電真續航達到700公里。如今的5座SUV已經進入了紅海競爭,價格內卷之下利潤微薄,進軍六座甚至7座SUV,也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