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ckquote id="uhf2o"></blockquote>

      <cite id="uhf2o"></cite>
    • <rt id="uhf2o"><label id="uhf2o"></label></rt>
      <output id="uhf2o"><big id="uhf2o"></big></output>
      <big id="uhf2o"><fieldset id="uhf2o"></fieldset></big>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v网站,国产亚洲一二三区精品,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亚洲人妻一区二区精品,99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性一交一乱一伦,亚洲色欲色欱WWW在线
      正在閱讀:

      羅賓·威廉姆斯之女譴責AI生成其父影像,韓江未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終選|文化周報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羅賓·威廉姆斯之女譴責AI生成其父影像,韓江未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終選|文化周報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幽靈纏繞的時代”:死者開口說話,而生者陷入恐懼之中。

      羅賓·威廉姆斯 圖源:豆瓣

      界面新聞記者 | 實習記者 張釗涵 記者 李欣媛

      界面新聞編輯 | 李欣媛

      “文化周報”繼續向你匯總呈現最近國內外文藝圈、出版界、書店業值得了解的大事小情。本周日,我們關注已故演員羅賓·威廉姆斯AI假影像在網絡熱傳、Open AI新發布的視頻模型Sora2面臨倫理與版權問題,以及艾略特獎和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入圍名單。

      羅賓·威廉姆斯之女譴責AI生成父親影像,Sora或再面臨倫理問題

      本周一,已故演員羅賓·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的女兒澤爾達·威廉姆斯(Zelda Williams)在社交媒體Instagram發布限時動態,公開呼吁停止制作和轉發利用AI重現其父親形象的視頻。羅賓·威廉姆斯曾主演《死亡詩社》、《心靈捕手》等影片,生前飽受抑郁癥折磨,2014年在家中自殺去世。在近期網絡流傳的AI影像中,羅賓在天堂微笑訴說對所有人的思念。

      澤爾達在貼文中表示,她不想再看到,也不想理解父親的AI假影像——曾經真實存在的人被簡化為“看上去聽起來都差不多就可以”的樣子,僅僅為了生產出一些庸俗的TikTok視頻,被人像提線木偶一樣操縱。她將這些視頻比作“過度加工的熱狗”和“人體蜈蚣最末端的產物”,被強行塞入別人嘴里,只期望得到一個點贊。

      這不是澤爾達第一次公開批評用AI重現她父親的行為。早在2023年,她就曾發文聲援美國演員工會的反AI運動:“對于已逝人物的重現,最‘好’的情況下也只是對偉大人物的拙劣模仿,最壞的情況下則是成為可怕的‘弗蘭肯斯坦怪物’。這并不是理論探討,而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事實上,她的不斷發聲并不只是對父親的保護,也與近年來DeepFake(深度偽造)視頻的泛濫密切相關。由于免費生成式AI工具的普及,大量此類假影像在網絡流傳。今年八月,歌手羅德·斯圖爾特(Rod Stewart)在演唱會上播放了一段怪誕的AI視頻——邁克爾·杰克遜、圖派克·沙庫爾等已故音樂人在天堂中微笑并向鏡頭揮手,許多觀眾對此表示震驚和憤怒。一位來自CNN的評論者稱,這仿佛《黑鏡》走進了現實。

      類似的事件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AI討論中,甚至OpenAI的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也曾在X上回應“互聯網已死理論”(Dead Internet Theory)的跡象——社交媒體中存在大量由語言模型生成的空洞評論,制造出了一種“生命的幻覺”。AI能夠迅速生成未經版權方許可的擬真文本,真人創作者的聲音則逐漸被淹沒。

      山姆·奧特曼對“互聯網已死”的討論(圖源:X)

      諷刺的是,TikTok上廣泛流傳的一段假影像中,羅賓·威廉姆斯參與拍攝了最新的蘋果手機廣告,并與已故女演員貝蒂·懷特(Betty White)在頒獎典禮上互動,而該視頻的水印正是來自Open AI在9月30日新發布的視頻生成模型Sora2。

      不過,目前相較于倫理風險,Open AI面臨更直接的問題是版權糾紛。Sora2發布僅數日后,平臺已被《海綿寶寶》《口袋妖怪》《瑞克與莫蒂》的角色視頻刷屏。好萊塢著名經紀公司CAA對此發布聲明反對Sora 2,指責其“無視全球版權原則,并公然漠視創作者的權利”。聲明認為,“對使用受版權保護材料的控制、使用許可和補償”是一項“基本權利”,任何低于這一標準的做法都應被視為“不可接受”。

      目前,處于爭議中心的Sora 2采取了“選擇退出”(opt-out)機制,這意味著如果任何權利人反對其知識產權被該平臺使用,可以通知OpenAI并要求其刪除。然而根據版權法,即使平臺設置了該政策,權利人仍可以就侵權行為提起訴訟并獲得法定賠償。

      在巨頭間達成妥協與和解之前,類似的侵權事件恐怕仍會指數級增長。澤爾達的警告某種程度上呼應了紀錄片導演亞當·柯蒂斯(Adam Curtis)的觀點——他曾形容生成式AI是“我們時代的幽靈”。柯蒂斯認為,AI的工作原理決定了它只能“從過去汲取”——訓練語料幾乎全部來自既有的人類作品,因此它的產出天然帶有衍生性的。這種文化循環讓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幽靈纏繞的時代”:死者開口說話,而生者陷入恐懼之中。

      艾略特獎短名單公布,評委稱該獎項“適合每個人”

      當地時間10月5日,英國詩歌獎項艾略特獎短名單公布,此次共有十本詩集入圍。本次名單體現了多樣性,入圍詩人涵蓋了英國、愛爾蘭、圣盧西亞、加拿大和美國,而且無論老牌出版社還是獨立出版公司,均有作品入選。

      本屆艾略特獎入圍作品書影(圖源:tseliot.com)

      本屆評審團主席由邁克爾·霍夫曼(Michael Hofmann)擔任,他與佩肖斯·阿格巴比(Patience Agbabi)和尼爾·坎貝爾(Niall Campbell)從64家英愛出版社提交的177本詩集中評選出本次入圍名單,主題涵蓋對疾病與遺產的沉思、生態的崩塌與流亡經驗的探尋。霍夫曼稱,這些作品展示了極大的“廣度、啟發性與力量”,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喜歡的作品。

      本次名單包含四位曾入圍的詩人和一位前任獲獎者。莎拉·侯(Sarah Howe)曾憑借首部詩集《玉環》(Loop of Jade)于2015年獲得該獎,此次則以新作《預兆》(Foretokens)再度入圍。與此同時,湯姆·保林則憑借十年來的首部詩集《Namanlagh》第四次入圍。該詩集被《衛報》的安德魯·奧哈根(Andrew O’Hagan)評價為“一部關于疾病與康復、陪伴與寫作、暴力與歷史記憶的沉思錄”。

      英國作家伊莎貝爾·巴菲(Isabelle Baafi)的首作《混沌善良》入圍本次獎項,它曾在《衛報》上獲得高度評價,稱其“嚴厲批判了一段有毒的婚姻關系,并通過詩歌實現了救贖”。而烏干達詩人尼克·馬科哈(Nick Makoha)的《新迦太基人》(The New Carthaginians)以1976年法國航空139號航班劫機事件為起點,探討帝國、移民與記憶交織的歷史,詩歌場景橫跨恩德培、紐約、伊卡洛斯和巴斯奇亞。《衛報》評論員菲利普·特里(Philip Terry)稱贊:“就像但丁穿越了宇宙裂縫進入地獄,馬科哈進入了歷史……過去的碎片如暴風中飛舞的樹葉,在我們周圍旋轉。”

      在歷史記憶的探尋之外,具有當下性的生態書寫也得到了艾略特獎的重視。保羅·法利(Paul Farley)的《當雨下了一百萬年》(When It Rained for a Million Years)被描述為“驚人地富有想象力”,將地質時間轉化為對地球命運的焦慮。索利的《井水》(Wellwater)延續了這種生態議題,《衛報》的賈德·卡特爾(Jade Cuttle)稱其為“一部誠實記錄了人類造成傷害的編年史”。

      入圍詩人朗讀會將于2026年1月18日在南岸中心皇家節日音樂廳舉行,獲獎者名單將于次日晚間公布。入圍詩人每人將獲得1,500英鎊的支票,而獲獎者將獲得25,000英鎊獎金。

      李翊云入選2025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終選名單

      美東時間10月7日,2025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入圍名單公布,共有25部作品入圍,此次獎項分設5個類目榜單,包括虛構、非虛構、詩歌、譯作和兒童文學,每個類別各有五部入圍作品,這些作品從9月與《紐約客》(The New Yorker)聯合公布的長名單(Longlist)中選出。2024年諾獎得主韓江的作品《不做告別》并未出現在翻譯單元的入圍名單中。

      在非虛構部分,五位候選人均為首次入圍。國家圖書獎官網寫道,它們“共同把寫作重新推向政治與倫理的前線——在信息過載的世界里,文字成為面對創傷的最后形式。”其中,華裔作家李翊云憑借回憶錄《自然萬物只是生長》入圍,該作品講述了她回憶兩個兒子分別自殺去世的故事,《紐約時報》曾評價她“拒絕廉價的同情”和“悲傷的陳詞濫調”,李翊云選擇以“激進的接受”履行日常的義務:按時起床、泡好咖啡、閱讀以及繼續寫作,接受孩子死去的事實,也接受自己必須在深淵之中活下去——這正是本書的誕生過程。

      李翊云為紀念文森特而寫的小說《理性終結之處》及本次入圍新書《自然萬物只是生長》(圖源:豆瓣)

      入圍非虛構獎項的每部作品都回應著現實世界的創傷體驗。奧馬爾·艾爾·阿卡德(Omar El Akkad)聚焦歐美國家對加沙地區及巴勒斯坦人民所遭遇災難的共謀。他認為,面對巨大苦難的集體冷漠,正在導致西方社會內部無數的裂痕。茱莉亞·伊奧菲(Julia Ioffe)則在與家人離開前蘇聯二十年后重返俄羅斯,將新聞報道、歷史與個人記憶交織在一起,呈現出歷史與女性命運的緊密相連。克勞迪婭·羅伊(Claudia Rowe)的書寫聚焦美國寄養制度,通過采訪寄養兒童、心理學家、寄養支持者與法官,探討了美國寄養體系的運作與缺陷,并呼吁迫切的制度改革。人類學家兼野地消防員喬丹·托馬斯(Jordan Thomas)記錄了一場持續六個月的超大規模火災季,將生態學、聯邦林業史與原住民知識相結合,將讀者直接帶到氣候危機的第一線。

      此外,更廣泛的進步議題也得到了關注。在翻譯單元中,內日·西諾(Neige Sinno)的法文作品《悲傷的老虎》(Sad Tiger)由娜塔莎·萊勒(Natasha Lehrer)翻譯為英文,該書結合自傳與文學批評,探討作者自身被性侵的經歷,以及文學作品中對亂倫與戀童主題(如納博科夫與托妮·莫里森)的再現。虛構單元中,拜倫·華盛頓(Bryan Washington)與拉比·阿拉梅丁(Rabih Alameddine)的作品都探討了同性戀男性與母親之間的疏離和連接,而在青少年單元中,凱爾·盧考夫(Kyle Lukoff)的《值得拯救的世界》(A World Worth Saving),融合猶太神話與冒險敘事,講述了一位跨性別少年試圖摧毀扭轉治療機構的故事。

      美國國家圖書獎獲獎結果將于美東時間11月20日在紐約公布,獲獎者將獲得10,000美元獎金;入圍者將獲得1000美元獎金和一枚銅質獎章;翻譯文學類的獎金將由作者和譯者評分。當晚的頒獎典禮還將頒發兩項終身成就獎:喬治·桑德斯(George Saunders)將被授予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美國文學杰出貢獻獎章”,羅克珊·蓋伊(Roxane Gay)將獲得基金會“文學杰出服務獎”。

      參考文章:

      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25/oct/07/robin-williams-daughter-zelda-hits-out-at-ai-generated-videos-of-her-dead-father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0r0erqk18jo

      https://www.forbes.com/sites/danidiplacido/2025/10/07/robin-williams-daughter-condemns-ai-generated-videos-of-her-father/

      https://variety.com/2025/film/news/caa-openai-sora-2-harmful-intellectual-property-1236543954/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5/oct/07/ts-eliot-poetry-prize-shortlist-announced-tom-paulin-sarah-howe

      https://www.thebookseller.com/news/isabelle-baafi-paul-farley-and-vona-groarke-shortlisted-for-ts-eliot-prize-2025

      https://tseliot.com/prize/t-s-eliot-prize-2025-shortlist-great-range-suggestiveness-and-power/

      https://www.nytimes.com/2025/10/07/books/2025-national-book-award-finalists.html

      https://www.nationalbook.org/2025-national-book-awards-finalists-announced/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羅賓·威廉姆斯之女譴責AI生成其父影像,韓江未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終選|文化周報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幽靈纏繞的時代”:死者開口說話,而生者陷入恐懼之中。

      羅賓·威廉姆斯 圖源:豆瓣

      界面新聞記者 | 實習記者 張釗涵 記者 李欣媛

      界面新聞編輯 | 李欣媛

      “文化周報”繼續向你匯總呈現最近國內外文藝圈、出版界、書店業值得了解的大事小情。本周日,我們關注已故演員羅賓·威廉姆斯AI假影像在網絡熱傳、Open AI新發布的視頻模型Sora2面臨倫理與版權問題,以及艾略特獎和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入圍名單。

      羅賓·威廉姆斯之女譴責AI生成父親影像,Sora或再面臨倫理問題

      本周一,已故演員羅賓·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的女兒澤爾達·威廉姆斯(Zelda Williams)在社交媒體Instagram發布限時動態,公開呼吁停止制作和轉發利用AI重現其父親形象的視頻。羅賓·威廉姆斯曾主演《死亡詩社》、《心靈捕手》等影片,生前飽受抑郁癥折磨,2014年在家中自殺去世。在近期網絡流傳的AI影像中,羅賓在天堂微笑訴說對所有人的思念。

      澤爾達在貼文中表示,她不想再看到,也不想理解父親的AI假影像——曾經真實存在的人被簡化為“看上去聽起來都差不多就可以”的樣子,僅僅為了生產出一些庸俗的TikTok視頻,被人像提線木偶一樣操縱。她將這些視頻比作“過度加工的熱狗”和“人體蜈蚣最末端的產物”,被強行塞入別人嘴里,只期望得到一個點贊。

      這不是澤爾達第一次公開批評用AI重現她父親的行為。早在2023年,她就曾發文聲援美國演員工會的反AI運動:“對于已逝人物的重現,最‘好’的情況下也只是對偉大人物的拙劣模仿,最壞的情況下則是成為可怕的‘弗蘭肯斯坦怪物’。這并不是理論探討,而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事實上,她的不斷發聲并不只是對父親的保護,也與近年來DeepFake(深度偽造)視頻的泛濫密切相關。由于免費生成式AI工具的普及,大量此類假影像在網絡流傳。今年八月,歌手羅德·斯圖爾特(Rod Stewart)在演唱會上播放了一段怪誕的AI視頻——邁克爾·杰克遜、圖派克·沙庫爾等已故音樂人在天堂中微笑并向鏡頭揮手,許多觀眾對此表示震驚和憤怒。一位來自CNN的評論者稱,這仿佛《黑鏡》走進了現實。

      類似的事件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AI討論中,甚至OpenAI的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也曾在X上回應“互聯網已死理論”(Dead Internet Theory)的跡象——社交媒體中存在大量由語言模型生成的空洞評論,制造出了一種“生命的幻覺”。AI能夠迅速生成未經版權方許可的擬真文本,真人創作者的聲音則逐漸被淹沒。

      山姆·奧特曼對“互聯網已死”的討論(圖源:X)

      諷刺的是,TikTok上廣泛流傳的一段假影像中,羅賓·威廉姆斯參與拍攝了最新的蘋果手機廣告,并與已故女演員貝蒂·懷特(Betty White)在頒獎典禮上互動,而該視頻的水印正是來自Open AI在9月30日新發布的視頻生成模型Sora2。

      不過,目前相較于倫理風險,Open AI面臨更直接的問題是版權糾紛。Sora2發布僅數日后,平臺已被《海綿寶寶》《口袋妖怪》《瑞克與莫蒂》的角色視頻刷屏。好萊塢著名經紀公司CAA對此發布聲明反對Sora 2,指責其“無視全球版權原則,并公然漠視創作者的權利”。聲明認為,“對使用受版權保護材料的控制、使用許可和補償”是一項“基本權利”,任何低于這一標準的做法都應被視為“不可接受”。

      目前,處于爭議中心的Sora 2采取了“選擇退出”(opt-out)機制,這意味著如果任何權利人反對其知識產權被該平臺使用,可以通知OpenAI并要求其刪除。然而根據版權法,即使平臺設置了該政策,權利人仍可以就侵權行為提起訴訟并獲得法定賠償。

      在巨頭間達成妥協與和解之前,類似的侵權事件恐怕仍會指數級增長。澤爾達的警告某種程度上呼應了紀錄片導演亞當·柯蒂斯(Adam Curtis)的觀點——他曾形容生成式AI是“我們時代的幽靈”。柯蒂斯認為,AI的工作原理決定了它只能“從過去汲取”——訓練語料幾乎全部來自既有的人類作品,因此它的產出天然帶有衍生性的。這種文化循環讓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幽靈纏繞的時代”:死者開口說話,而生者陷入恐懼之中。

      艾略特獎短名單公布,評委稱該獎項“適合每個人”

      當地時間10月5日,英國詩歌獎項艾略特獎短名單公布,此次共有十本詩集入圍。本次名單體現了多樣性,入圍詩人涵蓋了英國、愛爾蘭、圣盧西亞、加拿大和美國,而且無論老牌出版社還是獨立出版公司,均有作品入選。

      本屆艾略特獎入圍作品書影(圖源:tseliot.com)

      本屆評審團主席由邁克爾·霍夫曼(Michael Hofmann)擔任,他與佩肖斯·阿格巴比(Patience Agbabi)和尼爾·坎貝爾(Niall Campbell)從64家英愛出版社提交的177本詩集中評選出本次入圍名單,主題涵蓋對疾病與遺產的沉思、生態的崩塌與流亡經驗的探尋。霍夫曼稱,這些作品展示了極大的“廣度、啟發性與力量”,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喜歡的作品。

      本次名單包含四位曾入圍的詩人和一位前任獲獎者。莎拉·侯(Sarah Howe)曾憑借首部詩集《玉環》(Loop of Jade)于2015年獲得該獎,此次則以新作《預兆》(Foretokens)再度入圍。與此同時,湯姆·保林則憑借十年來的首部詩集《Namanlagh》第四次入圍。該詩集被《衛報》的安德魯·奧哈根(Andrew O’Hagan)評價為“一部關于疾病與康復、陪伴與寫作、暴力與歷史記憶的沉思錄”。

      英國作家伊莎貝爾·巴菲(Isabelle Baafi)的首作《混沌善良》入圍本次獎項,它曾在《衛報》上獲得高度評價,稱其“嚴厲批判了一段有毒的婚姻關系,并通過詩歌實現了救贖”。而烏干達詩人尼克·馬科哈(Nick Makoha)的《新迦太基人》(The New Carthaginians)以1976年法國航空139號航班劫機事件為起點,探討帝國、移民與記憶交織的歷史,詩歌場景橫跨恩德培、紐約、伊卡洛斯和巴斯奇亞。《衛報》評論員菲利普·特里(Philip Terry)稱贊:“就像但丁穿越了宇宙裂縫進入地獄,馬科哈進入了歷史……過去的碎片如暴風中飛舞的樹葉,在我們周圍旋轉。”

      在歷史記憶的探尋之外,具有當下性的生態書寫也得到了艾略特獎的重視。保羅·法利(Paul Farley)的《當雨下了一百萬年》(When It Rained for a Million Years)被描述為“驚人地富有想象力”,將地質時間轉化為對地球命運的焦慮。索利的《井水》(Wellwater)延續了這種生態議題,《衛報》的賈德·卡特爾(Jade Cuttle)稱其為“一部誠實記錄了人類造成傷害的編年史”。

      入圍詩人朗讀會將于2026年1月18日在南岸中心皇家節日音樂廳舉行,獲獎者名單將于次日晚間公布。入圍詩人每人將獲得1,500英鎊的支票,而獲獎者將獲得25,000英鎊獎金。

      李翊云入選2025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終選名單

      美東時間10月7日,2025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入圍名單公布,共有25部作品入圍,此次獎項分設5個類目榜單,包括虛構、非虛構、詩歌、譯作和兒童文學,每個類別各有五部入圍作品,這些作品從9月與《紐約客》(The New Yorker)聯合公布的長名單(Longlist)中選出。2024年諾獎得主韓江的作品《不做告別》并未出現在翻譯單元的入圍名單中。

      在非虛構部分,五位候選人均為首次入圍。國家圖書獎官網寫道,它們“共同把寫作重新推向政治與倫理的前線——在信息過載的世界里,文字成為面對創傷的最后形式。”其中,華裔作家李翊云憑借回憶錄《自然萬物只是生長》入圍,該作品講述了她回憶兩個兒子分別自殺去世的故事,《紐約時報》曾評價她“拒絕廉價的同情”和“悲傷的陳詞濫調”,李翊云選擇以“激進的接受”履行日常的義務:按時起床、泡好咖啡、閱讀以及繼續寫作,接受孩子死去的事實,也接受自己必須在深淵之中活下去——這正是本書的誕生過程。

      李翊云為紀念文森特而寫的小說《理性終結之處》及本次入圍新書《自然萬物只是生長》(圖源:豆瓣)

      入圍非虛構獎項的每部作品都回應著現實世界的創傷體驗。奧馬爾·艾爾·阿卡德(Omar El Akkad)聚焦歐美國家對加沙地區及巴勒斯坦人民所遭遇災難的共謀。他認為,面對巨大苦難的集體冷漠,正在導致西方社會內部無數的裂痕。茱莉亞·伊奧菲(Julia Ioffe)則在與家人離開前蘇聯二十年后重返俄羅斯,將新聞報道、歷史與個人記憶交織在一起,呈現出歷史與女性命運的緊密相連。克勞迪婭·羅伊(Claudia Rowe)的書寫聚焦美國寄養制度,通過采訪寄養兒童、心理學家、寄養支持者與法官,探討了美國寄養體系的運作與缺陷,并呼吁迫切的制度改革。人類學家兼野地消防員喬丹·托馬斯(Jordan Thomas)記錄了一場持續六個月的超大規模火災季,將生態學、聯邦林業史與原住民知識相結合,將讀者直接帶到氣候危機的第一線。

      此外,更廣泛的進步議題也得到了關注。在翻譯單元中,內日·西諾(Neige Sinno)的法文作品《悲傷的老虎》(Sad Tiger)由娜塔莎·萊勒(Natasha Lehrer)翻譯為英文,該書結合自傳與文學批評,探討作者自身被性侵的經歷,以及文學作品中對亂倫與戀童主題(如納博科夫與托妮·莫里森)的再現。虛構單元中,拜倫·華盛頓(Bryan Washington)與拉比·阿拉梅丁(Rabih Alameddine)的作品都探討了同性戀男性與母親之間的疏離和連接,而在青少年單元中,凱爾·盧考夫(Kyle Lukoff)的《值得拯救的世界》(A World Worth Saving),融合猶太神話與冒險敘事,講述了一位跨性別少年試圖摧毀扭轉治療機構的故事。

      美國國家圖書獎獲獎結果將于美東時間11月20日在紐約公布,獲獎者將獲得10,000美元獎金;入圍者將獲得1000美元獎金和一枚銅質獎章;翻譯文學類的獎金將由作者和譯者評分。當晚的頒獎典禮還將頒發兩項終身成就獎:喬治·桑德斯(George Saunders)將被授予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美國文學杰出貢獻獎章”,羅克珊·蓋伊(Roxane Gay)將獲得基金會“文學杰出服務獎”。

      參考文章:

      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25/oct/07/robin-williams-daughter-zelda-hits-out-at-ai-generated-videos-of-her-dead-father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0r0erqk18jo

      https://www.forbes.com/sites/danidiplacido/2025/10/07/robin-williams-daughter-condemns-ai-generated-videos-of-her-father/

      https://variety.com/2025/film/news/caa-openai-sora-2-harmful-intellectual-property-1236543954/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5/oct/07/ts-eliot-poetry-prize-shortlist-announced-tom-paulin-sarah-howe

      https://www.thebookseller.com/news/isabelle-baafi-paul-farley-and-vona-groarke-shortlisted-for-ts-eliot-prize-2025

      https://tseliot.com/prize/t-s-eliot-prize-2025-shortlist-great-range-suggestiveness-and-power/

      https://www.nytimes.com/2025/10/07/books/2025-national-book-award-finalists.html

      https://www.nationalbook.org/2025-national-book-awards-finalists-announced/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99视频| av在线播放无码线| 人人爽亚洲aⅴ人人爽av人人片| 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妞妞| 久久爱在线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办公室强奷漂亮少妇同事|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 成人拍拍拍无遮挡免费视频| 蜜桃久久精品成人无码av|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 无码尹人久久相蕉无码|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二区| 监利县| 9久9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有码字幕日本第一页| 久久99九九精品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五月婷| 亚洲av中文乱码一区二| 91国内精品久久精品一本|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江孜县|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二区| 最新国产精品好看的精品| 日韩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上司的丰满人妻中文字幕| 日韩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固安县|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国产精品日韩中文字幕熟女| 中文字幕亚洲制服在线看 |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 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日韩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综合网激情五月我去也|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 国产桃色在线成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