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為證券公司高質量發展擘畫宏圖愿景,指明前進方向。招商證券錨定一流目標,堅持質量第一,以科技金融為引領,深化現代投行變革,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升。招商證券投行執業質量獲得行業協會好評。
一、錨定一流目標,力推三大轉型,建設現代投行
投行能力的差異,根本在于組織模式和業務模式的區別。傳統投行的業務模式是“狩獵模式”,以團隊為單位各自為戰,獲客方式是“臨門一腳”搶項目,投行是獨來獨往的“空中飛人”,無法發揮投行的整體協同效應。現代投行的業務模式應為“農耕模式”,即平臺化管理、專業化深耕,投行團隊有機整合為“一個投行”,通過戰略引領、統籌管理、協同行動、凝聚合力,一站式服務客戶。
作為一項長周期業務,投行的發展受經濟形勢、產業變遷、市場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建設現代投行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程,需要錨定目標、久久為功,以“十年磨一劍”的戰略定力持續推動變革,打造核心能力。2018年,招商證券順應注冊制改革要求,啟動現代投行轉型。2021年以來,公司以成立投資銀行委員會為契機,系統重塑投行組織、制度、流程、文化,以渠道經營重塑獲客模式,以客戶經理制重塑服務模式,以“三投聯動”打造核心能力,以數字化提升作業效能,推動20多個“各自為戰”團隊向“一個投行”深度整合。通過構筑以“現代化”為統領的科技、專業、央企、資本化、質量“六化”投行發展陣型,招商證券投行的價值發現、定價銷售、盡職調查、客戶服務等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全面提升,獲客、服務和協同模式整體升級。
推圖作業、按圖索驥,承攬向智慧化轉型。招商證券在業內率先探索投行、投資、投研“三投聯動”業務模式,“三投”部門以“企業價值發現”為共同目標,深入研究產業鏈圖譜,聯合開展“推圖作業”,發揮“找方向、找項目、找資本”三大功能,推動投行獲客模式從以往引薦為主的被動承攬,轉變為投資、投研支持下的主動承攬。基于投研部門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深入研究,“三投”部門聚焦TMT、雙碳、醫療健康、AI人工智能等細分賽道,“按圖索驥”挖掘優質科創企業,齊心協力為產業鏈客戶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在服務合成生物領域龍頭企業凱賽生物的過程中,公司幫助企業引入招商局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同時作為保薦機構助力其完成再融資59.26億元,為企業把握行業機遇、優化資本結構、拓展市場份額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智能作業、知識賦能,承做向標準化轉型。公司著力加強投行作業的過程管理,全面搭建覆蓋全業務品類及內控關鍵環節的制度體系,統籌建立統一的項目管理系統,扎實建設投行智能承做平臺,持續沉淀核心環節和行業的過往案例、傳統經驗、監管關注點、公司管控標準等,有效提升投行承做質效。通過梳理投行項目關鍵盡調作業流程,建設成支持7大核心盡調程序、30+個步驟、120+個環節標準化作業的投行項目承做支持平臺,并在作業流程中融入20+智能化作業工具和數據分析模型及內外部八大類知識關聯,推動盡調執行標準化全方位落地實施。
協同作戰,內外聯動,承銷向一體化轉型。公司加強協同承銷,在做好ECM、DCM團隊建設的同時,理順投行、財機業務協同承銷機制,統籌境內外銷售渠道,打造一體化、高質量的承銷體系。股票承銷注重育能力、建體系,建立以發行人價值判斷、發行時機選擇、包銷風險管理為核心的定價服務能力體系;搭建以完善的銷售網絡體系、高效有序的銷售組織、合理的分配機制為支撐的批發性銷售體系。2019年至今,招商證券定增募滿家數占比(募滿家數/總承銷家數)為82.98%,較全市場高出7.60個百分點。債券銷售專注強專業、推協同,日常覆蓋機構數千家,以市場為導向,以專業化銷售團隊建設為保障,充分發揮信息中樞作用,為前端承攬團隊提供有效的項目產品設計建議,為項目發行提供全面的市場化定價依據。與此同時,積極整合內外部資源,從投資人客戶端發掘股權、債權協同項目,與公司財機總部、招商致遠、招證投資等聯動合作,逐步提高項目協同推薦的精準度與協同服務質效。
二、堅持質量第一,嚴守三條底線,筑牢“三道防線”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提升投行發展質量,治本之策在于夯實項目質量的土壤,培育投行健康生態。招商證券堅持質量第一的發展導向,以現代投行制度建設為支撐,筑牢業務、質控、內核“三道防線”,嚴守道德良知、職業規范、專業三條底線,從戰略、組織、制度、流程、文化等方面構建投行業務風險防控、質量管控的整體架構與長效機制。
一是堅持底線思維,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公司投行委成立大會上,公司董事長即向全體投行員工鄭重提出三條底線要求:第一條底線是道德良知底線,絕不能知假不報,更不能串通作假,堅決杜絕不道德不正當的行為;第二條底線是職業規范底線,內規外規既是約束也是保護,業務開展要合法合規、勤勉盡責,只有做到盡責才可能免責;第三條底線是專業底線,在專業判斷的范疇內,投行專業人士要以專業精神、專業能力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問題。投行要成為讓人尊敬的行業,招商證券投行要真正成為和國企、央企、招商局品牌相匹配的投資銀行。同時,公司壓實投行“看門人”責任,將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全面融入企業文化,進一步凝聚發展共識、引領員工行為規范;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員工志存高遠,“計利當計天下利”,樹立金融報國之志,以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為己任;加強執業行為管理,強化合規問責,提升責任擔當,弘揚誠實守信、依法合規的執業文化,保證執業質量。
二是堅持質量控制,筑牢“三道防線”。質量控制是投行業務賴以長期生存發展的“生命線”。招商證券投行大力夯實長治久安的投行內控體系,持續提升質量控制管理水平,不斷筑牢業務、質控、內核“三道防線”,深入完善全流程質量控制體系。嚴把入口關,持續壓實資本市場“看門人”責任,堅決守住風險底線,絕不因短期業績放松風控合規要求。堅持“險地不往”,看不清、管不住則不展業;秉承“寧可錯過,絕不錯做”的原則,樹立“寧可放棄風險項目,絕不放棄職業底線”的執業理念。嚴守立項標準,加強立項分類管理,針對IPO、再融資、并購重組等業務屬性和客戶特征做好風險管控。堅持“危墻不立”,堅守專業審慎判斷,保證執業質量。嚴控作業過程,抓在日常、嚴在經常,強化投行業務全過程管控機制,以過程控制保障質量結果;強化執業質量考評結果運用,推行結果強掛鉤,對投行質量問題嚴格問責。嚴格人員管理,堅持激勵與約束相統一,構建綜合績效考評體系和激勵分配機制,執行投行項目風險保證金準備制度,嚴格落實法規要求的保薦業務違規處罰薪酬退回機制,解決投行業務激勵在當期、追責在遠期,以及個人與機構承擔責任不對稱、不匹配的問題;做好合規與執業質量培訓,全面提升投行隊伍專業素質、執業水平和合規意識。
三是堅持科技賦能,提升工作質效。招商證券高度重視投行業務數字化建設,組建專門的投行數字化產品及研發團隊,通過智慧化承攬、智能化承做、數字化運營支持現代投資銀行轉型。公司從2018年開始自主研發、建設新一代智能大投行平臺,在投行客戶管理、項目管理、底稿管理、發行管理等關鍵管理領域實現全業務、全周期、全流程的數字化支撐;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創新手段運用在承攬、承做、發行等各環節,在規范管理能力、執業質量、作業效率等方面起到顯著的賦能作用。在智慧化承攬上,通過企業客戶統一管理平臺落地投行IPO、再融資、債權、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5大商機挖掘場景,支持客戶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商機挖掘;通過持續建設產業鏈圖譜實現產業鏈信息數字化,打通產業鏈、產品、企業三大主體關聯關系,提升業務機會發現、觸達效果;打造并購數據庫,對并購信息進行線上化的統一管理。在智能化承做上,建設一體化、標準化智能承做支持平臺,在作業流程中融入流水分析與識別、RPA網絡核查、股權穿透、關聯方分析、函證處理與分析等20+智能化作業工具和數據分析模型,并通過智能審核工具,自動發現項目申報材料中數據勾稽、上下文一致性、敏感詞、錯別字等問題,提高項目承做效率和質量。在數字化運營上,建設投行運營管理支持平臺,實現投行業財管理一體化,大幅提升管理效能;構建投行數據集市,把投行客戶、項目、人員管理維度的全業務鏈路數據整合拉通,支持投行業務管理數據和經營指標分析快速提取。
三、 堅持長期主義,聚焦科技金融,深耕三條賽道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擘畫了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藍圖,提出了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其中,強調“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為券商踐行金融報國、服務實體經濟指明了前進方向、拓開了發展空間,也對投行專業能力、全鏈條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招商證券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既仰望星空更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以“羚躍計劃”為抓手,通過聚焦科技、深耕渠道、先投后保等多種方式精選、優選項目標的,推動獲客模式升級;以客戶經理制為保障,將“各產品線分散服務模式”升級為“一站式綜合服務模式”,使客戶在每個成長階段,都能獲得客戶經理的專屬服務,快速對接符合自身需求的各類產品、服務和資源。在一路陪伴企業成長的過程中,投行對企業可謂“知根知底”,從而有效保證了投行業務質量。
一是實施“羚躍計劃”,培育普惠金融特色服務能力。公司戰略性打造“羚躍計劃”,堅持投早投小投科技,為人工智能、半導體、生物技術等研發周期長、投入大的前沿科技領域注入耐心資本,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助力企業快速成長。做深做精客戶經理制,通過提供資金支持、資源對接、金融服務等“服務包”,重點推進“羚躍企業”接入鏈主企業供應鏈的“強鏈工程”,支持“羚躍”企業強化技術實力、擴大產業優勢。“羚躍計劃”推出五年來,招商證券已累計推動超過600家企業入庫,與超百家企業建立業務合作關系,累計完成對超過60家企業的投資,投資金額超26億元。依托招商局集團的產業基礎及豐富的產融協同、融融協同場景,公司在2024年推出“羚躍計劃走進產業鏈主”系列活動,先后走進招商局集團、三一重卡、陽光電源,推動多項業務與技術合作落地,協助解決早期科創企業亟需融入產業鏈、供應鏈的痛點難點,促進雙向賦能產業鏈升級,在推動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方面進行了具有招證特色的探索實踐。
二是聚焦三大科技賽道,做深做精產業服務能力。科技金融是券商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和最前沿。近年來,招商證券圍繞國家所需,立足招證所能,以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主線,聚焦“科技投行”建設,培養發展優勢,鍛造服務品牌。2021年至2025年7月末,招商證券作為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助力科技類企業完成股權融資規模共計1,798億元(發行規模) ;招商證券作為主承銷商承銷科技創新債券共計775.74億元 。公司錨定數智科技、生命科技、綠色科技這三個科技重點賽道,著力鍛長板、補短板、樹品牌,近年來助力國內半導體設備領軍企業拓荊科技、射頻集成電路領域的頭部企業國博電子、新能源消費電池企業珠海冠宇等IPO上市,助力國產半導體材料企業鼎龍股份等順利再融資。公司組建了TMT、生物醫療健康等行業部門,強化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華中等區域布局,做好對相關科技企業的專業化、屬地化服務。在做好境內金融服務的同時,依托在港平臺優勢,加快打造一體化、高質量的跨境金融服務能力,用好境內外資本市場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三是融入招商局集團“第三次創業”,增強內外協同服務優勢。協同是招商證券打造投行核心競爭力的獨特優勢。公司背靠具有強大產業和金融基礎的招商局集團,以“產融協同”為依托,整合“招商”資源,放大服務杠桿,在做好金融服務的基礎上,努力為企業提供產業賦能和技術賦能;以“融融協同”為重點,與招商銀行“投商行聯動”,全面深化與招商銀行的深度合作,合力為企業提供一體化、高質量的金融服務;發揮央企最大券商的功能定位,加強對央、國企的專業服務能力建設,持續打造“央企投行”服務品牌。
投行業務是證券公司服務實體經濟的“主戰場”,質量是投資銀行的“生命線”。招商證券將緊緊圍繞一流投資銀行發展目標,久久為功,守正創新,深化現代投行建設,做好“五篇大文章”時代答卷,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優效率、更好體驗的金融服務,在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實現自身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