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實習記者 張釗涵 記者 李欣媛
界面新聞編輯 | 李欣媛
“文化周報”繼續向你匯總呈現最近國內外文藝圈、出版界、書店業值得了解的大事小情。本周日,我們關注美國爆發“不要國王”抗議運動,特朗普與白宮用AI制圖回擊抗議者,Disney+和Hulu退訂率在雞毛秀停播后翻倍,愛潑斯坦案已故指控者回憶錄出版。
美國爆發“不要國王”游行,特朗普用AI視頻回擊
當地時間10月18日,美國再次爆發“不要國王”(No Kings)游行運動,該活動席卷華盛頓、紐約、芝加哥、西雅圖等大都市,中西部小鎮也形成了地方性集會,全美50州共爆發逾 2700 起抗議事件,人們舉起各式標語,高喊“我們沒有國王,美國不要國王,”以此抗議特朗普的行政越權。
此次運動是六月抗議示威的延續,后者旨在反對由唐納德·特朗普政府主導的美國陸軍建軍250周年閱兵典禮。由于該閱兵恰逢特朗普的79歲生日,進步人士認為此活動是特朗普借由檢閱美國軍隊渲染個人崇拜,當天美國有五百萬人參加了超過兩千場游行活動,反對特朗普的“君主慶典”。
如果說六月的集會示威是對威權政治觀念的抗議,那么本次運動更像是圍繞具體的政治議程展開:政府停擺、打擊工會、向城市派駐聯邦軍隊、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的突襲行動、共和黨《大而美法案》中的醫療補助削減計劃……抗議組織者表示,活動旨在“捍衛美國建國的共和原則,抵制當下的威權傾向”,將特朗普政府比作當年的英國國王喬治三世——通過行政越權、政治清洗和嚴控地方政府,將總統的權力推向近乎絕對君主的地步。
與近期頻發的反移民示威不同,此次抗議的核心原則是非暴力,游行群眾并未統一著裝,現場氣氛顯得相當輕松,他們一邊播放音樂,一邊向路過鳴笛的汽車招手,而每個人都在大喊:“我們不要國王!”為避免可能的摩擦,組織者們事先接受了沖突降級培訓,聯盟網站還提供了有關如何組織和平示威的視頻課程。“不要國王”聯盟由200多個美國全國性組織和數千個地方團體組成,其中包括服務業雇員工會(SEIU)、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和美國教師聯合會(AFT)。但推動活動的主要力量,仍是近年來崛起的進步派網絡——Indivisible、50501 與 MoveOn。演員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公開發聲支持“不要國王”運動,稱民主制度雖不完美,卻“始終必不可少”,并直言“我們現在有一個想當國王的人——唐納德一世”。他呼吁民眾“用非暴力的方式高呼:不要國王”。
與傳統的政治交鋒不同,共和黨人士對抗議的回應更近于謾罵。黨內領袖將活動稱為“仇恨美國集會”(hate America rally),并聲稱示威者“收錢辦事”。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Mike Johnson)在福克斯新聞的采訪中聲稱,“這就是支持哈馬斯和安提法的那群人”,并指責民主黨議員借此籌款。幾天后,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另一場采訪中嘲諷稱:“所謂‘無王者’,其實就是‘無薪者’,既沒有工資,也沒有社會保障。”
游行爆發當天,特朗普延續了他一貫的隨意風格,在自己創辦的社交媒體Truth Social上發布了一段 AI 生成的視頻:他頭戴金色王冠,駕駛一架印有“King Trump”(國王特朗普)字樣的噴氣機,從空中向抗議者傾倒棕色液體。白宮則于次日在社交媒體X上發布了特朗普與副總統萬斯坐在王座上的AI圖片,并配文“我們生而不同,晚安。”《大西洋周刊》對此評論稱,特朗普正在制造一種認識論的崩塌:人們懷疑曾被視為可靠的所有證據。他正引領一個充滿不信任與混亂的時代——總統可以隨心所欲地塑造現實的樣貌,深度偽造技術已經成為合法甚至官方的政治傳播工具。
多年前,特朗普在硅谷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埃隆·馬斯克就曾提出一種“預言式”構想。他認為世界不過是電腦模擬的產物,只要存在一個足夠逼真的虛擬世界,一切都可以被重寫。對特朗普和馬斯克而言,真理是可以被修改的,操控真理才是生活本身。這為“不要國王”運動賦予了更豐富的政治性,進步派議員伯尼·桑德斯在華盛頓特區的抗議集會上表示:“今日數百萬美國人走上街頭,并非因為‘仇恨美國’,我們在此正是因為我們深愛著這個國家。”
愛潑斯坦案已故指控者的回憶錄出版
10月21日,杰弗里·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最知名的指控者之一——弗吉尼婭·朱弗里(Virginia Giuffre)的遺作回憶錄出版。這本名為《無名之女:幸存虐待并為正義而戰》(Nobody’s Girl: A Memoir of Surviving Abuse and Fighting for Justice)的書稿由朱弗里與作家兼記者艾米·華萊士(Amy Wallace)合作完成,約 400 頁。經出版方確認,朱弗里在 4 月自殺去世前已完成全部書稿,出版聲明中還附上一封她去世前數周寫給華萊士的郵件,信中寫道“無論我屆時身在何處,我都希望這本書能夠出版”。
“這本書的內容至關重要,因為它旨在揭示允許跨境販賣弱勢群體的系統性問題,”郵件中寫道,“為了社會正義與公眾知情權,我們必須理解真相并正視這一議題。”2019年,愛潑斯坦在獄中自縊身亡,彼時他正在獄中候審;其共謀者吉絲蓮·麥克斯韋(Ghislaine Maxwell)因性交易被判20年徒刑——這些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朱弗里的證詞。即便如此,朱弗里仍然不得不以幽默的口吻敘述她的恐怖經歷,因為她知道,性暴力的幸存者不是被同情,就是被輕蔑對待。據《每日新聞》報道,她曾經的友人說“愛潑斯坦的指控者并非性奴隸,而是拜金的性感小貓”。
朱弗里多次公開表示,在本世紀初她尚為青少年時,就陷入了愛潑斯坦的性交易網絡,并被英國的安德魯王子(Prince Andrew)及其他有權勢的男性剝削。在書中,朱弗里稱她與安德魯王子發生過三次性關系,其中一次是在其他八名年輕女性及愛潑斯坦同時在場的情況下進行的。她寫道,“其他女孩看起來都未滿 18 歲,而且幾乎不會講英語。愛潑斯坦還笑著說,她們不會說話,所以最容易相處。”在愛潑斯坦的要求下,女孩們需要看起來“像孩子”,她原本的進食障礙“反而被鼓勵”。
據《衛報》評論,本書內容雖然極其殘酷,卻清晰而必要地展示了性犯罪的運作邏輯。朱弗里最大的恐懼是,被強奸與販賣會讓她失去大眾的共情,但事實并非如此。敘事的力量超越了法律證詞,讓每個人身臨其境,看到一個普通的女孩受困于虐待之中。
在本書開頭,合著者華萊士記述了朱弗里生命最后幾個月的艱難狀況:她身患多種疾病,并疑似遭到丈夫羅伯特·朱弗里的家暴(其律師拒絕評論,理由是案件仍在審理中)。在發出郵件三周后,朱弗里被發現在澳大利亞偏遠農場的家中身亡,留下三個孩子。她在2009年起訴愛潑斯坦時,律師曾寫道,她因受虐待而遭受“喪失享受生活能力”的傷害,其程度是“具有永久性”的。這句話,同樣也可以用來形容這本勇敢而令人心碎的遺作。
雞毛秀停播后Disney+退訂量激增
根據追蹤流媒體平臺的分析公司Antenna發布的數據,今年8月至9月期間,Disney+和Hulu的退訂率翻倍——分別從4%和5%上升至8%和10%。此前,Disney+的所謂“流失率”全年維持在3%至4%之間,而Hulu約為4%至5%。這波退訂潮恰逢迪士尼母公司ABC于9月17日暫停《雞毛秀》(Jimmy Kimmel Live!)的決定。雞毛秀的停播是電視深夜檔接連受挫的又一次標志性事件。今年7月,CBS宣布《斯蒂芬·科爾伯特晚間秀》(The Late Show With Stephen Colbert)將在明年停播,理由是財務虧損——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該節目每年虧損約4000萬美元。特朗普在社交媒體Truth Social上發文慶祝道:“這對美國來說是個偉大的消息。現在只剩下兩個徹底失敗者,NBC的吉米·法倫和塞斯·梅耶斯,他們的收視率也糟透了。干得好,NBC!”
此前,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對電視臺施壓,要求整頓節目主持人言論。基梅爾在節目中曾指責唐納德·特朗普的政治運動“利用查理·柯克(Charlie Kirk)被殺一事謀取政治利益”。FCC主席布倫丹·卡爾(Brendan Carr)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表示,深夜秀主持人(包括基梅爾)“已經從宮廷小丑變成了捍衛狹隘政治意識形態的宮廷牧師”,并警告ABC可能面臨執照審查。
深夜秀面臨的危機讓人不禁想起HBO劇集《絕望寫手》,劇中的老牌脫口秀巨星黛博拉夢想獲得主持深夜秀的機會,但不得不面對收視率下滑和資源擠兌的夾擊,還要學習適應短視頻和迷因文化。劇中未能明言的是,政治因素也已成為評估深夜秀價值的關鍵變量。與有線臺或流媒體不同,廣播電視受FCC監管,而在媒體整合加劇的時代,這種監管變得更具影響力——任何廣播并購案都需經FCC批準,而政治壓力往往以經濟決策的形式來傳導。
在廣泛的反彈聲浪和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發起的公開信之后,迪士尼最終撤回了停播決定,允許基梅爾恢復節目。基梅爾在“回歸”獨白中,澄清了自己關于柯克遇害事件的言論,并飽含激情地捍衛言論自由。該段視頻是他在YouTube上有史以來觀看次數最多的獨白,發布僅16小時就獲得超過1500萬次觀看。
節目的回歸在電視播出中也創下收視紀錄。盡管當時仍有數十家隸屬于辛克萊(Sinclair)和Nexstar集團的ABC地方電視臺拒絕播出——這兩家公司正尋求FCC批準一項62億美元的合并案,因此持續停播節目。然而,在與迪士尼進行討論后,兩家公司數日后均讓步,重新播放《雞毛秀》,且未要求基梅爾兌現此前被要求的“向右翼激進組織Turning Point USA捐款”的條件。雖然目前尚不清楚“抵制迪士尼”行動對公司營收的具體影響,但Antenna的數據表明,社交媒體上呼吁退訂的憤怒情緒可能確實造成了一定影響。據《好萊塢報道者》(The Hollywood Reporter)報道,退訂率翻倍導致迪士尼流失約300萬名訂閱用戶。面對收視率與政治的雙重壓力,一些主持人已開始尋找新出路。斯蒂芬·科爾伯特在自己的深夜秀中打趣道:“網飛給我打電話吧,我六月之后有空!亞馬遜的報價我也會考慮。”
參考文章:
https://www.theguardian.com/tv-and-radio/2025/oct/20/disney-hulu-cancelled-subscriptions-jimmy-kimmel-suspension
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25/10/trump-artificial-intelligence-deepfake/684652/
https://www.nytimes.com/2025/10/18/us/protests-trump-no-kings.html?searchResultPosition=4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5/oct/20/nobodys-girl-by-virginia-roberts-giuffre-review-a-devastating-expose-of-power-corruption-and-abuse
https://www.independent.co.uk/news/world/americas/crime/virginia-giuffre-memoir-jeffrey-epstein-b2813379.html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1e3leqx89z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