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紅餐網 周飛飛
編輯 | 方圓
開業40年,高光時期擁有80多家門店,又一老牌烘焙“黯然”離場。
10月26日,“靜安面包房門店全關”的消息在社交平臺引發熱議,也有網友貼出相關門店即將停業的告示。
彼時,靜安面包房客服回應新民晚報稱,直營店仍正常營業,公司經營沒有問題。
據大眾點評,靜安面包坊在上海有30余家門店,目前僅4家顯示“暫停營業”“歇業關閉”,但紅餐網進一步核實發現,事實上,仍然開門營業的門店是少數,且能購買的產品寥寥無幾。
同時,紅餐網也注意到,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公告顯示,靜安面包房的母公司已經向法院申請對其進行破產清算。
這也意味著,這家在上海經營了40年的老品牌即將退出市場。
30多家門店一夜關門,公司已申請破產
如果用現在的標準衡量,當年靜安面包房的火熱程度,絕對算得上是上海初代網紅烘焙。
1985年,靜安面包房在華山路靜安賓館旁開門營業。其由上海靜安賓館與香港三隆行共同出資創建,是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資經營的法式面包房。
靜安面包房的法棍曾是上海人的“時尚單品”,一根賣5角2分,還要加2兩糧票。時隔40年,不少人還記得當時在靜安面包坊排隊買法棍的場景——很多人手上拎著或自行車上掛著一根法棍,成了上海華山路上獨特的風景線。

圖片來源:靜安面包房官方公眾號
時間往后推移,錦江國際集團先后于1996年和2004年收購了香港三隆行與靜安賓館,靜安面包房也成為了錦江國際集團旗下全資公司。
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靜安面包房35周年時,其門店數量達到83家,門店規模達到歷史最高。彼時,靜安面包房還提出到年底門店數達到100家的目標。
可惜,百店目標并沒有如期實現。
近兩年,靜安面包房陸續關店。據官方公眾號消息,截至今年9月28日,靜安面包房共擁有35家門店。
而這30多家門店,大部分都在這兩天關門歇業了。
10月25日晚,靜安面包房官方微信發布公告稱,消費者所持有的靜安面包房有效卡券,除了能在靜安面包房在營門店兌換外,還可在紅房子西餅坊、老大昌等7家門店兌換。

圖片來源:靜安面包房官方公眾號
“進不到貨,庫存也都賣光了,已經關門了。”一靜安面包店店員表示,昨天(10月26日)突然接到結束營業的通知,現在很多員工都待崗,后面安排還不清楚。
10月26日還在營業的靜安面包房萬航渡路店,今天已經關門了。該店店員表示,目前貨架已經清空,沒有產品售賣,顧客未使用的卡券可以到指定門店兌換。
極少數仍在營業中的門店,也僅有少量產品可供售賣。
靜安面包房大木橋店店員告訴紅餐網,今天還正常營業,但店里只剩下部分飲料和小餅干,賣完就關門了。該店員還表示,顧客仍可以在門店使用代金券、卡券等,但產品不多,如有大額代金券需要到其他門店使用。
紅餐網注意到,此前上海靜安面包房有限公司官方客服曾回應新民晚報稱:“靜安面包房的直營店仍在正常營業。公司經營目前為止沒有問題,只是部分區域、部分連鎖店的經營有所調整。”
但10月27日,紅餐網多次撥打其公告中的聯系電話,無人接聽。
與此同時,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公告顯示,其母公司上海錦江資本有限公司以靜安面包房“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法院已于2025年10月21日啟動法律程序。

圖片來源: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倒閉、關店收縮……初代烘焙集體遇冷
不只靜安面包房,今年以來,一批紅極一時的初代烘焙品牌,日子也越來越難:
10月初,85度C宣布,要對中國大陸市場的經營策略進行調整,同時優化整體營運規模,將盈利狀況持續低于預期的特定區域及門店結束營業。今年,其中國大陸關店總數將超過40家。
8月,浙江瑞安的區域連鎖烘焙品牌“烘派世家”稱,由于市場環境和資金壓力太大,門店將于8月1日正式閉店。據大眾點評,目前其僅剩的5家門店已經全部歇業。
7月,福建知名烘焙品牌“向陽優焙”在泉州的20多家門店全線閉店,總部人去樓空,同時被曝拖欠的房租水電等。
7月,被譽為“法國國寶級”烘焙品牌Gontran Cherrier,其在北京的最后一家門店歇業。
7月,老牌網紅烘焙品牌面包新語也陷入了關店潮,其在成都的11家門店集體歇業,官方稱系成都地區加盟授權到期所致。據南方都市報報道,面包新語門店數逐漸遞減,近四年凈減179家。
6月,曾經拿下千萬美元融資的杭州連鎖品牌歡牛蛋糕屋,以一封《致消費者的告別公告》宣告退場,稱閉店是由于成本激增、市場競爭激烈加之自身管理失誤等原因。不到一周時間,歡牛蛋糕屋近60家門店全關。(詳情可閱讀:突然“暴雷”!網紅品牌官宣倒閉,曾計劃今年新開百店)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巔峰時期門店超過1000家的老牌烘焙品牌克里斯汀,去年年底先經歷退市后,今年4月正式進入破產清算,如今已經再也不見身影。
一批老牌烘焙品牌淡出大眾視野背后,眼下的市場環境、消費需求和品牌打法已經徹底變了。
烘焙品類天然具有“新奇特”的特性,消費者熱衷于嘗試層出不窮的新品。從黃油年糕到奶皮子蛋糕,流行風向瞬息萬變,這要求品牌必須具備持續迭代和快速反應的能力。
而許多老牌烘焙品牌在這一點上力不從心,普遍陷入品牌僵化、產品創新不足的困境。比如,在環境打造上,缺乏符合當下審美需求的品牌形象升級;再比如在產品口味、新品研發上,未能及時響應市場需求,滿足年輕人好吃更要好玩、好看的情緒價值。
從烘焙大盤來看,市場仍在穩步增長。
據紅餐大數據,2024年烘焙市場規模同比增長5.2%,達到1105億元,預計2025年烘焙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1160億元。
而《中國餐飲發展報告2025》顯示,2024年全年烘焙品牌的閉店率達到34.2%,也就是說,每三家店就有一家關門。但同時,新店的開張率也高達37%。不難看出,烘焙這個千億市場,仍正在不斷迭代和調整。
此消彼長之間,烘焙市場格局正在重構,只有更懂年輕人、順應時代趨勢的品牌才能存活更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