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以“天地位育”為主題的首屆赤水河論壇在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開幕。
來自國內外的近400位名酒企業代表、行業專家齊聚赤水河畔,共同開啟世界酒業文明的對話,共同探討全球酒業可持續發展。
圍繞“天地位育”的核心理念,與會來賓展開深度對話,共同見證“世界酒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行動”的啟動,發布《國際名酒赤水河宣言》,推動全球酒業走向協同共生、綠色發展的新階段。

傳承中國酒文化根脈,以名酒鏈接各界
“天地位育”源自中華經典《中庸》,其原文是“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這句古語表達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宇宙秩序與和諧共生的理想追求。貴州茅臺在赤水河論壇上,將這一古老的東方哲學思想提煉出來,想要引導全球酒業走向一條更具韌性、更可持續、更富包容性的發展道路。
作為民族品牌,貴州茅臺能為中國白酒乃至世界酒行業做些什么?圍繞“天地位育”思想開展的赤水河論壇,告訴我們答案。
首先是名酒的跨界。如何與其他行業鏈接,為酒飲打造更為豐富的引用場景,在本次論壇上得到了關注。
赤水河論壇希望以酒為核心紐帶,打破行業邊界、連接文化與生活的創新發展路徑。論壇特別設置“名酒+文化”“名酒+時尚”“名酒+美食”三場跨界對話,邀請中外嘉賓從產業實踐、文化傳播、消費場景等維度展開交流,為“酒+”生態的構建提供了多元視角與實踐思路。
“酒文化的內核足夠博大”,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莉將酒文化拆解為“本質堅守”“感知傳遞”“生活融入”三個關鍵維度。
從本質來看,無論是中國白酒還是國際名酒,對“產區、原料、功法”的極致追求是共通語言。王莉以茅臺工藝內核“時空法”為例,提出“順天應時,因地制宜,循法而成”的12字準則。
王莉提出,“名酒+文化”需要加強與餐飲業態、生活場景的融合,更需要通過ESG理念的踐行、品質表達的國際化、文化敘事的創新,讓傳統酒文化找到與當代人生活的連接點。
在“名酒+時尚”部分,卡慕世家董事卡慕·騰邑、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等分享了奢侈酒類如何與時尚、藝術跨界共鳴。
在“名酒+美食”環節,中國烹飪協會會長楊柳、德國雷根穆勒酒莊莊主斯特凡·雷根穆勒等探討了美酒與美食的風味共生。楊柳表示,中餐與白酒的搭配“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載體”,并在國際活動中取得良好反響。
除了跨界之外,赤水河論壇還做到了兼容并包,關注酒行業跨國的觀點與實踐。
在論壇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安德烈·切韋廖夫從文明互鑒的角度指出,茅臺不僅是飲品,更是“和諧的象征”,體現了人與自然、傳統與創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諧關系。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駐華大使西尼沙·貝爾揚認為,酒是“人性的共同文化語言”,并強調在全球化背景下,酒業應秉持開放包容的思維方式,搭建技術、文化與貿易的橋梁。

來自聯合國專家和外國友人的觀點,為世界酒行業發展添磚加瓦。
貴州茅臺以赤水河論壇為媒介,傳遞著“格物致知”的企業氣質。它指的是企業探求事物的原理、法則,將其總結為理性的知識體系。如何實現跨界、跨國的聯動,為酒業發展提供多元的可能,是貴州茅臺給自己設立的課題。
在赤水河畔釀成甘美醇厚的茅臺酒并非一日之功,而世界酒行業的多元發展也是如此,這需要行業內具備影響力的品牌牽頭,進行長期耕耘。
在世界酒行業的發展史上,貴州茅臺正在以赤水河為起點,書寫著屬于中國白酒的責任擔當與深刻表達。
中國白酒龍頭領航,構建世界酒業新生態
“中國悠久的烈酒文化與國際市場有著廣闊的對話空間。” 法國知名演員、卡爾瓦多斯品牌——流金傲威Orvie創始人蘇菲·瑪索認為,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法在很多方面都有可以相互借鑒之處,比如雙方都很珍視自身的傳統,同時都愿意去擁抱更多的可能性。
中國俗語有云:“打鐵還需自身硬”,方能行穩致遠。貴州茅臺能成為與國際酒業市場開展對話的領航員,是因為自身頂級的產品力和不俗的國際表現。
當下,世界已經成為傳播學者麥克盧漢所說的“地球村”,不同國家、不同企業之間需要加強對話,合作共贏才是通向未來的鑰匙。
貴州茅臺捕捉到了這一關鍵性的行業趨勢,身體力行地推動全球酒文化發展共榮,得到業界廣泛響應。
本次論壇提出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舉措,那就是“世界酒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行動”正式啟動。多位中外知名酒企代表參與到行動當中,7位外國酒企代表分別是法國酒企保樂力加、人頭馬君度、酩悅軒尼詩、卡慕世家,英國愛丁頓,日本寶酒造和波蘭肖邦伏特加。
參與其中的中國酒企則是貴州茅臺、五糧液、汾酒、瀘州老窖、江蘇洋河、四川郎酒、貴州習酒、燕京啤酒、今世緣酒業、陜西西鳳酒、張裕集團、貴州董酒、會稽山紹興酒共13家。
此外,包括貴州茅臺、五糧液及多家國際名酒企業在內的20余家酒企共同發布了《國際名酒赤水河宣言》,該宣言提出八大行動綱領:敬畏自然,保護生態;堅守品質,傳承文化;理性消費,健康消費;踐行責任,服務社會;技術賦能,融合發展;創新體驗,豐富內涵;開放包容,相互尊重;交流互鑒,共榮共生。

在本次論壇上,來自國外的酒行業人士,也為世界酒業發展建言獻策,讓與會來賓打開思路,共話酒業發展。
舉例來說,寶酒造食品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島幸弘分享了日本清酒在國際化與年輕化方面的實踐,如開發低度氣泡清酒,吸引年輕消費者,拓展全球市場。
墨西哥El Castillo龍舌蘭企業合伙人,墨西哥哈利斯科州El Arenal市市長歷杭德羅·雅各布·納瓦羅·卡羅介紹了龍舌蘭酒的傳統工藝與文化象征。他強調,龍舌蘭與茅臺“不是競爭者,而是并肩前行的伙伴”。
在貴州茅臺搭建的行業交流平臺上,來自全球的知名酒企與中國白酒一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自身差異化的價值定位,各安其位,各展其能。
整體來看,此次論壇為全球酒業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機,貴州茅臺以赤水河為紐帶,與各界攜手共進,推動酒業可持續發展邁向新高度。
積極“擁抱Z世代”,與年輕人同頻共振
53度茅臺飛天的MBTI是ESTJ!人工智能給出原因是:“高端局無出其右,是禮儀界頂級宗師。”
10月28日,在首屆赤水河論壇的“擁抱Z世代”分論壇上,特別設置了“中西酒文化MBTI大揭秘”環節,主辦方基于人工智能分析平臺DeepSeek的分析,發布了一份趣味十足的烈酒“性格”報告,為多款中外知名烈酒標注了MBTI人格類型。
MBTI氛圍四個維度——E/I(外向/內向)、S/N(實感/直覺)、T/F(思考/情感)、J/P(判斷/感知)。
其中,飛天茅臺被認為是ESTJ,它代表的含義是:歡聚共飲(E)構筑了中式社交的溫度格局,傳統守正(S)源自對百年匠心的毫厘堅守,清爽醇厚(T)的醬香成為其獨特高光,禮儀規制(J)承載著中式的莊重體面。
論壇中設計的創意環節,以輕松幽默的方式探索品牌與年輕消費者溝通的新路徑,既體現了品牌對當代青年文化的尊重與接納,也展現了傳統酒業主動與新生代建立情感連接的積極嘗試。

實際上,近年來,貴州茅臺早就通過一套“組合拳”讓年輕人對白酒龍頭有了嶄新的積極印象。
首先,貴州茅臺曾多次舉辦受到年輕消費者關注的活動。舉例來說,今年5月,貴州茅臺2025年 “茅友嘉年華”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該活動通過沉浸式文化體驗、跨界音樂盛典與全球茅友的深度互動。
有參與到活動現場的年輕“茅友”表示,“在車間體驗傳統釀酒工藝,晚上聽音樂盛宴,這種反差感讓我對茅臺有了新印象。”
此外,貴州茅臺的數字化布局也在觸達年輕用戶。線上購物憑借便利性受到年輕人喜愛,貴州茅臺順應趨勢推出的“i茅臺”平臺,注冊用戶已超7700萬,年輕人通過線上參與申購、虛擬酒廠游覽等活動,逐漸建立對品牌的認知與喜愛。
此外,茅臺也在文旅方面下功夫,“小茅”吉祥物、潮玩手辦等文創產品,以萌趣形象和收藏屬性,吸引了不少年輕人關注。
2025赤水河論壇期間,一項面向年輕人的創作活動再次在社交媒體上引發討論和傳播。10月28日,“我與茅臺”征集活動正式啟動正式啟動,該活動聚焦年輕一代與茅臺經典、含蓄、包容等文化情懷之間的共通情感,展現茅臺在個人成長、家庭記憶、社會變遷中的獨特角色。
能讓年輕消費者關注到這項活動,主要原因之一是這次活動的獎項設置豐厚。據了解,四大作品類別共設52個獲獎名額,包括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最佳創意獎、最佳人氣獎等特色獎項,獲獎者將獲贈陳年貴州茅臺酒(30)、飛天茅臺等優質酒品及榮譽證書。
貴州茅臺憑借在酒行業內的龍頭地位,以及一顆向年輕人貼近的真心,正在不斷拓展自己的全年齡段朋友圈。
在“擁抱Z世代”分論壇上,與會嘉賓認為,未來酒業需要以“年輕化”的思維重構產品、以“情感化”的表達鏈接用戶、以“文化”的內核堅守初心。
值得注意的是,貴州茅臺“擁抱Z世代”的多項有力舉措,不僅展現了行業與青春“雙向奔赴”的積極姿態,更是為中國白酒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