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樊旭
獵聘周二發布的《2022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數據報告》顯示,2022年應屆生對當前就業形勢大多持保守態度,77.35%的應屆生認為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僅有9.69%的調研人群對就業形勢保持樂觀預期。
報告指出,進修高學歷成為就業“蓄水池”,或對緩解就業壓力起到一定的作用,選擇畢業后考研或繼續深造的應屆生占比15.64%,成為應屆生除就業外的最主要選擇。
從應屆生工作首選企業類型來看,央企/國企穩坐第一把交椅,占比為42.32%,這表明在應屆生心目中,央/國企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也體現了他們的求穩心態。
從應屆生連續兩年投遞的行業人數分布來看,互聯網行業仍然最受其青睞。但隨著房地產、互聯網、教培等行業發展速度放緩,企業招聘規模也相應放緩或收縮,部分畢業生相應調整了自身期待,減少了對這些行業的選擇。此外,金融行業受強監管影響,發展速度有所放緩,相關就業機會也整體下降。

另一方面,伴隨著我國專精特新企業和實體經濟的發展,機械制造、電子通信、制藥醫療、能源化工等行業進入了高速增長期,對應屆生的吸引力大幅提升,投遞這四個行業的應屆生人數占比上升較快。

從用人單位所屬行業來看,互聯網依然是釋放就業機會最多的行業,不過近三年出現明顯下滑態勢。在所有行業中,互聯網對于應屆生招聘的需求量從2020屆占總量23.53%下降到2022屆的20.03%。
相比之下,近年國家重點發展的實業如電子通信、機械制造、制藥醫療行業對應屆生的需求占比增長明顯,其中,機械制造業占比增長最大,從2020屆的7.75%增長至2022屆的14.09%。在2022年招聘需求同比增長最快的十個行業中,航空/航天應屆生招聘平均年薪最高,為20.70萬元。

從城市來看,新發職位最多的依然是一線城市。上海占比19.85%,排在首位;其次是北京,占比18.12%;深圳、廣州分列三四位,占比分別為11.87%、9.95%。杭州和成都這兩個新一線城市尾隨其后,占比分別為8.55%和4.76%。
不過,應屆生不再選擇扎堆一線城市,長三角、成渝城市群留才成果開始顯現。其中,上海高校畢業的應屆生在上海本地的求職率最高,為85.86%。杭州、重慶、成都位居第二至第四,分別為75.38%、72.23%、71.07%,均高于深圳、廣州和北京這三個一線城市。

“這些新一線城市近年來加速產業發展進程,釋放大量應屆生職位,并具有開放包容的引才政策和宜居的環境,因而獲得了應屆生的青睞。”報告稱。
從企業類型看,國企正在擴大校園招聘編制規模。2022年,有32%的央企和國企選擇增加應屆生編制,規模大于2021年。同時,小型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也表現活躍,1-49人、50-99人、100-499人規模的企業近三年對應屆生的招聘需求占比總體呈上升趨勢。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22年將有1076萬高校畢業生,較2021年增加167萬人,總量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但在疫情沖擊之下,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16-24歲城鎮人口調查失業率達到18.2%。
在此背景下,5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在穩定擴大國有企業招聘規模的同時,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達到一定數量且符合相關條件的中小微企業,除了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稅費減免等扶持政策外,還將在安排紓困資金、提供技術改造貸款貼息時予以傾斜,并給予階段性的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