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2025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專題論壇——上海生物醫藥投融資峰會成功舉辦。記者從活動上獲悉,上海國投公司通過上海生物醫藥產業母基金、上海未來產業基金、上海國資母基金,合計投決生物醫藥子基金約66億元,其中市場化遴選及投資22個子基金,放大倍數約5.5倍。
腦機接口是上海市近年來重點發展的賽道。在活動上,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為先書院院長洪波透露,其領銜的團隊歷時十年孵化腦機接口創新企業博睿康,目前已落地上海浦東新區,并與華山醫院、宣武醫院合作,在2025年6月啟動多中心注冊臨床試驗,全國12家醫院參加,32例截癱患者8月全部手術成功開機;截至10月14日,所有患者已度過2個月的關鍵節點,計劃今年提交臨床試驗報告,申報首個植入腦機接口三類醫療器械。
中國生物制藥近年來在海外市場發展迅猛,上海生物醫藥基金合伙人、上海生物醫藥創新轉化基金總裁郭秋杉表示,相較海外市場,中國資本市場呈現出強勁復蘇;與此同時,醫藥BD作為生物醫藥創新企業韌性成長的重要支撐,在交易數量、首付款占比、總交易金額等方面延續了中國的創新敘事;基于資產長期戰略價值的并購事件越發活躍,國內藥企以及醫藥并購基金在其中扮演越發重要的角色,將逐步擺脫大額跨境并購交易的拉動。
他認為,未來,國內生物醫藥創新企業要堅持技術前沿創新和工程化優勢雙輪驅動,積極探索拓展更多元化的海外市場,以差異化的創新優勢、高質量的臨床數據以及高度稀缺性的科學發現,持續提升企業及管線的全球創新競爭力。
峰會上,上海國投公司與生態伙伴共同發布產業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干細胞產業發展藍皮書》《AI制藥產業發展藍皮書》,系統梳理干細胞、AI制藥領域的技術演變路徑、發展現狀趨勢以及產業生態圖譜等,為相關技術、產業、政策及投資研究提供重要參考。